新闻中心

  • 人大要闻
  • 镇街动态
栏目信息搜索

• 人大要闻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人大要闻 > 正文
市人大关注我市串通投标违法行为处置工作
发布时间:2018-08-21     阅读次数:586    
0

  8月15日下午,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薛尧弟带领市人大法制内司委、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内司工委、城建环保工委有关人员调研我市串通投标违法行为处置工作。
  调研组听取了市监察委、市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市公安局、市财政局、市公共资源交易管委办等单位关于串通投标违法行为处置工作情况的汇报;对当前我市打击串通投标违法行为中存在的难点和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就如何加强招投标环节监督、建立联合打击长效机制等提出意见建议。
  据了解,2013年以来,市公共资源交易管委办对涉嫌串标行为的37家投标单位没收投标保证金,共计1300.8万元,对39家施工、监理企业记不良行为,对29家施工、监理企业通报批评,向有关部门移交串标围标嫌疑案件线索10宗;市公安局立案查处串通投标违法犯罪案件8起,破案7起,涉案金额19.32亿元,打击处理42人。今年7月份,我市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工作的意见(试行)》,加强对公共资源交易工作的监管和打击力度。
  会上,薛尧弟副主任指出,近年来,我市串通投标问题日益突出,社会各界反映非常强烈,但查处的串通投标罪案件数量和代表、群众对串通投标问题反映的强烈程度明显不相适应,未能起到有效震慑作用。他要求,有关单位要统一思想,充分认识打击串通投标违法行为的重要性。从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诚信体系的高度,进一步深化对串通投标违法行为社会危害性的认识,严厉查处该类违法行为,切实扭转“无标不串”的现状。要强化监管,进一步健全完善制度规范。不断完善招投标相关环节,强化前端治理,加大审查力度,积极落实和完善相关制度规定,创新标后履约监督管理体系,规范标后联合检查制度,健全完善社会信用评价体系,着力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串通投标违法行为的发生。要深化合力,切实加大串通投标打击力度。充分发挥刑事司法、行政执法和纪律监督的职能,涉嫌犯罪的及时移送司法机关处置,对尚不够犯罪的串通投标行为,行政部门要加大行政处罚力度;深入开展打击串通投标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做好情况通报、信息共享、执法合作等工作,强化联系沟通,提升打击实效。要加大宣传,努力营造公平的营商环境。及时向社会公布举报电话,设置举报信箱,并通过新闻媒体、微信公众号等媒介,加大宣传打击串通投标违法行为,广泛发动群众揭发检举相关违法犯罪线索,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和市场各方主体的合法权益。
  
  
  
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内司工委   吴风云

瑞安人大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瑞安人大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602593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