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浙江省温瑞塘河保护管理条例》执法检查情况的报告
发布时间:2012-11-30 阅读次数:2255
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
(2012年10月)
为进一步推动《浙江省温瑞塘河保护管理条例》(简称“塘河条例”)的贯彻落实,根据温州市人大常委会开展联动执法检查的要求和市人大常委会年度工作安排,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姚松鹤带领部分常委会委员、城建工委有关成员开展塘河条例执法检查。10月10日,检查组实地查看了塘河整治情况;10月11日上午,召开了由市政府分管领导及市塘河办、市环保局、市住建局、市国土资源局、市农林局、市市政园林局与有关镇街等单位负责人参加的座谈会,听取了市政府关于贯彻塘河条例情况的汇报,并进行了座谈。现将执法检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总体情况
从本次执法检查情况来看,市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镇街认真贯彻实施塘河条例,切实加大塘河整治力度,扎实推进塘河整治工作,塘河环境治理和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一是领导重视、措施有力。2008年我市成立温瑞塘河综合整治工作委员会,市委书记、市长亲自挂帅,将塘河整治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通过明确成员单位职责分工、每年下达目标任务、建立绩效考核机制,形成了工作合力。二是加快建设、保障有力。相继出台实施一系列整合保护、管理规划方案。开工一批建设项目。切实加大资金投入,温瑞塘河整治经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近三年累计投入各项经费达7.5亿元。大力推进污染源整治、河道清淤、垃圾收集、截污纳管等工作。三是上下联动、执行有力。部门、镇街联动,全力推进拆违建绿工作。近3年来,共拆除塘河沿岸各类违章建筑30多万平方米,特别是塘下镇“团块式”拆除塘河沿岸违章建筑力度大、效果好。同时,注重塘河两岸驳坎绿化和景观建设工作,开工项目多、投入资金多、建成绿地多。
二、存在的问题
从检查情况来看,尽管市政府及有关部门、镇街在贯彻实施塘河条例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离塘河条例的要求和广大群众的期望还有相当的差距,塘河水环境状况依然不容乐观。据《2011年度温州市环境质量监测报告》,温瑞平原河网86.7%的监测断面为Ⅴ类及劣Ⅴ类水。主要存在着以下问题:
(一)思想认识有待加强。塘河条例的宣传教育广度、深度还不够,塘河条例及其内容沿河群众知之甚少,保护塘河没有成为广大群众的自觉行动。部分群众面对“母亲河”受污,仍然熟视无睹,乱倒垃圾、乱排污水等现象还没有得到根本遏制。部分干部对塘河整治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深刻,工作不够积极主动,甚至是能推则推、推诿扯皮。
(二)设施建设比较滞后。尽管我市温瑞塘河流域污水收集处理系统框架已经基本形成,但尚不能有效发挥作用。一方面,江北污水处理厂一期已满负荷运转(设计标准为7万吨/日,实际处理近8万吨/日),塘河沿线的莘塘片污水管网即使接入污水处理厂也无法吸收处理;另一方面,污水管网建设仍停留在主干网、框架网上,支管网建设仍未全面启动,接户率不高,无法对污水进行有效收集,大量污水依然直排入河。同时,江北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审批工作进展缓慢,即使年内启动建设,建成投运仍需时日,污水处理的瓶颈问题十分突出。塘河沿线相当数量的旧村环境基础设施几乎一片空白,生活污水和垃圾直接入河,严重影响塘河水质和环境面貌。如莘塍、汀田片的污水管网建设受阻于旧村改造工作而无法启动,河水黑臭现象十分突出。此外,因管网建设的不科学、不合理、不到位,安阳部分地段雨污合流问题比较突出,引发河道污染、黑臭。
(三)日常监管仍然薄弱。由于塘河流域面积达到227平方公里、塘河水系河网长达478公里,而且沿河两岸人口密集、外来人口多,农贸市场多、餐饮业多,“低小散”企业密布,污水、废水向河道直排现象非常严重。特别是面对严重违法的工业废水直排河道,有关监管部门监管乏力,依法给予处罚、制止的不多。如安阳中心城区杨家河、东山街道横河、莘塍街道河口宫河黑臭现象严重;塘下镇下霖村、轮船河场桥段河道工业废水污染严重。
(四)违章拆除仍需加快。执法检查中发现,拆违任务依然十分艰巨,塘河沿岸的违章建筑仍然很多,甚至一些违章的厂房直接建在塘河岸边,使得部分河段没有河岸可言,而且其污水直排河道的可能性很大,给日常监管也带来难度。这类沿河违章建筑严重影响塘河治理,必须予以拆除。此外,塘河沿线一些违章建筑尽管已经拆除,但是建筑垃圾尚未清理,影响塘河景观,没有做到拆除一处清理一处并根据规划抓紧启动绿化等建设。
三、几点建议
全面贯彻实施塘河条例,大力推进水环境治理和水环境建设,是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利益问题的应有之义。
(一)理顺管理机制。根据塘河条例的规定,要设立塘河治理综合协调、统一管理的常设机构,并依据塘河条例规定赋予综合指挥、综合协调、综合执法的职能,明确权力和责任。要严格落实塘河条例确定的塘河整治与保护管理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将目标完成情况作为对有关部门、镇街及其负责人的考绩问责内容。政府有关部门要积极履行各自职责,明确工作界面,加强部门协同和条块协作,共同推进塘河水环境治理。
(二)严格规划控制。坚持“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打造精品”的原则,准确把握综合整治和保护开发的科学内涵,高起点、高标准制定温瑞塘河保护规划等相关规划,并制定明确的年度项目建设计划,全面推进塘河环境治理。按照“骨干河道每侧50米,重要河道每侧15米、一般河道每侧8米”的保护区控制标准,严格沿河项目审批管理,把河水治理和景观建设结合起来。继续深入开展退河还绿工作,早日实现沿河绿地连线成片,形成滨河景观绿道网,加快建设塘下镇陈宅滨水公园、汀田街道文华滨水公园;充分挖掘塘河历史文化的底蕴,要重视九里汇古街区的保护开发工作,全面提升温瑞塘河两岸人居环境质量和休闲文化品位。特别是主塘河,一定要高定位、高品位的规划,要把塘河打造成千年文化的窗口、生态旅游的窗口和提升品质的窗口。
(三)大力截污治污。截污治污是塘河水环境治理的关键。要继续加大投入,抓紧启动建设江北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加速推进污水收集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要把截污纳管工作放在突出位置,要对市塘河指挥部和安阳中心城区等已建成的排水设施抓紧移交、统一纳入管理,并组织人员对塘河沿河的排水口进行普查和登记,及时监控和维护。要着力解决雨污混排等问题,进一步巩固整治成果。
(四)加大执法力度。各职能部门之间要密切协调配合,各司其责,加大日常监管力度,强化及时打击涉河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要积极采取措施开展农业面源污染的防治工作,要进一步加大畜禽业污染整治力度,特别是上望街道畜禽养殖业的整治要引起高度重视、强化措施,防止反弹。要大力整治餐饮服务业水污染,对污水排放不达标的要依法予以停业整顿。要加快完善塘河联合执法与监管体系,要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工业废水、餐饮服务业废水直排入河行为,做到严管重罚,推进塘河保护管理工作走上法制化轨道。
(五)强化要素保障。要落实好温瑞塘河整治经费的财政预算保障,积极探索建立塘河治理的融资平台和民间基金会,多渠道解决塘河治理的经费问题。要出台政策,积极鼓励塘河边的旧村改造和企业外迁,特别是居民区的搬迁政策,切实加大塘河沿线拆违和旧村改造力度,大力推进截污纳管建设和提高污水管网的接户率。要强化用地指标保障,有序推进塘河两岸的保护、开发和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