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督工作

  • 监督计划
  • 专项报告
  • 在线监督
栏目信息搜索

• 专项报告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监督工作 > 专项报告 > 正文
关于春耕备耕生产情况的视察报告
发布时间:2013-05-08     阅读次数:2156    
0
  为全面掌握当前我市春耕生产情况,市人大常委会薛小平副主任带领农资工委及有关部门负责人于4月10日先后到陶山、马屿和飞云等粮食生产重点镇街,通过听取汇报、召开座谈会、实地察看和走访农户等形式对当前我市春耕生产情况进行了视察,现将情况综述如下:
  一、春耕备耕生产情况
  总体上看,今年全市春耕生产态势良好,各级惠农政策力度加大,保障措施到位,农资储备货源充足、监管到位,农民科技培训扎实有效,春耕生产有条不紊地进行。
  入春以来,我市各镇街及职能部门紧紧围绕“粮食稳产、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这一主题,及早部署了今年春耕生产的各项工作,做到了工作早安排,任务早落实,物资早准备,技术早培训,确保春耕生产工作顺利进行。目前,农资市场各种货源充足,供应有保障。农资部门调运贮备各类化肥、农药4763吨,其余化肥货源1800吨也将陆续到库;农业部门抓惠农政策贯彻落实、抓科技服务“五送”活动和抓增产措施落实;粮食部门及早制订粮食订单计划,今年共落实早稻订单4920万斤,同时积极开展早稻订单和发放预购定金等工作;工商、物价等部门积极开展农资打假、农资市场整顿工作,切实维护了农民的合法权益,提高了农民的防范意识。
  二、存在的问题
  (一)粮食耕种面积逐年减少。今年粮食生产不容乐观,季节性抛荒现象有扩大蔓延趋势。前阶段由于农资价格和劳工工资上涨,粮食良种直补政策带来的收益,被以种子、化肥为主的农资价格和工资上涨所冲销,农民种粮效益仍然低下,种植积极性不高。另外全市重点工程建设用地需要和“粮改经”现象也是导致粮食耕种面积不断减少的原因。
  (二)农业基础设施依然薄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有的农田水利设施不畅通、渠系不配套,有的年久失修,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效益。目前部分农田基础设施损坏严重,直接影响了我市的春耕生产。
  (三)土地流转难度无大改观。由于种植结构的调整,粮食扶持政策的影响和转包租金高等原因,大户土地承包面积缺乏稳定性。农民担心政策变化,流转意愿低,签订的合同期限普遍较短(大部分流转到种粮大户的耕地都是采取一年一定的形式)。
  (四)农业设施用地审批仍未解决。虽然今年我市出台了农业设施用地政策,但从各地反映的情况看,农业设施用地问题还没有真正得到解决。
  (五)农资信贷更加困难重重。近年来,我市加大农户贷款支持力度,但对资金需求量大的农村和农户而言仍是“杯水车薪”,各地普遍反映农资信贷难。
  (六)畜禽产品突现卖难问题。由于禽流感H7N9发生影响,我市畜禽业生产严重受影响,养殖农户步履艰难,畜禽产品出现“卖难”现象较普遍,经济损失严重。
  三、意见和建议
  (一)加强督导,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为切实减少季节性抛荒现象,建议市政府加大土地抛荒监督以及检查力度,坚决制止耕地抛荒,要求各地对征而未用的良田要求各地组织好耕种,在调整农业结构的同时要种足种好早稻,确保完成全年粮食生产任务。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深入宣传各级政府支农、扶农的政策措施,做到家喻户晓,提高农户种粮积极性。要进一步协调各涉农部门的关系,形成全社会重视农业、支持农业的氛围。工商、技术监督部门继续加强农资市场监管,整顿农资市场秩序,加大打击假冒伪劣农资力度,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亮剑为“三农”服务;物价部门要做好价格监管工作,防止少数商贩哄抬物价,确保农资产品稳价、足量供应;供销社要重视农资供应和安全问题;农业部门要优化服务功能,千方百计提高农业实用技术的覆盖率和到位率,切实有效帮助农民解决技术难题。
  (二)加大投入,完善农田基础设施。农田基础设施是粮食作物防灾减灾和获得丰产稳产的最基本条件和最根本保障。要进一步加大对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及时修复堤坝、农田机泵、沟渠等基础设施,提高农业防灾、减灾能力。
  (三)创新机制,解决土地流转问题。市政府要在有关法律、法规框架内,坚持农民自愿的基础上,结合当前我市农村实际情况,创新土地流转方式,鼓励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大力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同时,规范土地流转操作程序,促进土地有效流转,提高土地的利用率。
  (四)因地制宜,解决农业设施用地难问题。建议市政府高度关注并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尤其是对规模种植大户和合作社的农业设施用地要给予政策倾斜,全力解决其农业设施用地难问题,推进我市农业产业化发展。
  (五)加大扶持,解决农资信贷难问题。建立政府扶持、多方参与、市场运行的农村信贷担保机制,金融部门要搞好农资信贷服务,资金下拨,扩大农村有效担保物范围,切实落实小额信贷政策,简化贷款手续,扩大贷款规模,延长贷款期限,从根本上解决农资信贷难的问题。
  (六)加强保障,推进畜牧业稳定发展。在全国其他省市发生H7N9禽流感之际,建议市政府对重点区域、薄弱环节采取有效措施,做好我市疫情防控工作,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同时,市财政应尽早安排畜牧业风险资金,主动应对我市畜牧业面临的困境,并切实谋划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产业,从长远上解决我市畜禽产品卖难问题,确保我市畜牧业健康稳定发展。
  
  
  
  市人大常委会调研组
  二○一三年四月十日

瑞安人大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瑞安人大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602593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