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之窗

  • 代表活动
  • 代表声音
  • 代表风采
栏目信息搜索

• 代表风采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代表之窗 > 代表风采 > 正文
新农村建设带头人的小康梦——记瑞安市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委员、飞云街道繁荣村党支部书记林振光
发布时间:2013-07-30     阅读次数:2211    
0
新农村建设带头人的小康梦
――记瑞安市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委员、飞云街道繁荣村党支部书记林振光
陈振清
  多年前,他毅然放下企业的具体事务,将大量心血和精力倾注到飞云街道繁荣村的新农村建设中,把它当成自己的事业。可以说他既是民营企业家,又是新农村建设中的带头人,更是一个关注民生、民意的优秀代表。他就是瑞安市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委员、繁荣村党支部书记林振光。
  林振光是一位土生土长的农民,对农村有着独特的感情。从创建瑞安飞跃鞋业有限公司到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市人大代表,一路上舍小家为大家,带领村民奔小康,记载着他对新农村建设的追求和梦想。
梦想与新农村建设融在一起
  2007年,繁荣村党支部换届选举,林振光面临着人生的重大抉择。作为村委委员、市人大代表,他成了热门的人选。“目光看的远,办事讲效率。”老党支部书记虞建忠大力推荐。而他在上一届村委工作中成绩突出,也为他加分不少。但是,反对声音也不少,主要来自他的家人和朋友。他们认为企业正在发展,林振光是当家人,不能分心;繁荣村地大人杂,书记不好当,弄不好会得罪人。说得也有道理,林振光的飞跃鞋业经过10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一定规模,员工上千人,产值2个亿,正处于转型阶段,企业离不开他。然而,林振光力排众议,毅然参选。理由很简单。“我的经济条件好了,更应该为村民办点事。”言简意赅,掷地有声!“老林就是这样的人,看准的事,十头牛也拉不回。”党支部副书记应晓雷感慨:“他看重的是党支部书记这个平台,能够为繁荣村的发展发挥更大作用。”
  繁荣村原名屿头村,全村896户,本籍人口3746人,而外来人口则1.2万人。辖区内有大大小小的78家企业,涉及的行业以胶鞋为主。大量的外来人员和企业,给繁荣村的安全和环境管理带来了不少困忧和难题。
  “道路狭窄,交通阻塞,民居陈旧,环境乱七八糟,村民怨声载道。”这是早年繁荣村的真实写照。林振光说,“改革开放给了繁荣村发展的机遇,我们村干部要珍惜这个机会,实实在在为村民干点事。”
  林振光没有食言。上任后,新当选的两委成员聚在一起开会,很快就形成共识,要尽快改变村里脏乱差的面貌!他带着两委成员深入村头巷尾,倾听群众对旧村改造的意见;外出参观,借鉴新农村建设成功的经验。为了构筑繁荣村的规划和建设蓝图,他里里外外,奔波忙碌,耗费了大量的心血。
  2006年,林振光当选为人大代表。他很看重人大代表这份荣誉,也很珍惜人大这个平台。七年来,他坚持把本职工作和代表履职相结合,坚持把参政议政和为民办实事相结合。在每一份建议提交之前,他都会收集选民的意见和建议、呼声和要求。据应晓雷介绍,每次人代会前他都会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听取大家对繁荣村建设的意见。他十分重视云峰社区人大代表接待室的工作,定期接待选民并及时解决他们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对于一时不能解决的,则认真做好记录,及时向相关部门反映。平时,他经常挤出大量时间,走一走,看一看,听一听人民群众所想的、所盼的是什么,了解他们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收集意见和反映,掌握第一手资料。在人代会期间,他积极建言献策。他牵头提出的《关于要求尽快落实飞云镇繁荣村土地征用返回地的建议》、《关于要求将中铁大桥局临时借用地返回给飞云镇繁荣村发展工业经济的建议》、《关于要求落实外来务工者公寓建设用地指标的建议》等议案,大部分得到落实,为一方百姓排忧解难。
  2008年,村整体发展规划初步成型。主干道改建、解困房建设及农房集聚改造已成为两委会议的重要议程,并将逐步落实,拉开了繁荣村建设的序幕。梦想成真!那些日子,一种植根于血液中的对家乡建设的热爱,让林振光心潮逐浪。他像一只在波涛汹涌大海中的海燕,在暴风雨中奋力搏击,渴望着暴风雨的洗礼!
从梦想到现实的蜕变
  路不通、环境差,成了繁荣村建设中的一块“补丁”。这是摆在林振光面前的大难题,也是村民心头的“痛”。
  繁荣村有一条进村的石头路,原本只有4米宽,只够农用车行驶,而且路面沆沆洼洼。路两边旧房参差不齐,还有不少违章建筑。尽管村民反映强烈、村干部心情迫切,但涉及到道路改建的问题很多,关键是旧房拆建的理赔和违章建筑的拆建,成了修路最大的难题。
  拆房建路,涉及拆房户的切身利益,历来是农村基层工作的老大难。林振光深黯其道。他带领两委成员深入调研,做到科学分析,理性引导。
  “只要我们秉公办事,一心为村民着想,没有迈不过的坎。”在拆建动员会上,他动情的开导,激励着大家。拆迁户的工作,12名村两委成员,还有80多名党员,大家齐心协力,分工负责,挨家挨户做工作。工作做到家了,道理说到心里去了,群众还是拥护的,因为他们是最终受益者。
  当笔者坐车经过这条12米宽的水泥路时,只见道路整洁,两旁绿树成荫,一座座新建设的公寓大楼拂面而过,俨然进入一个现代化新小区。同车的村干部告诉我,这条与56省道联网的公路,总长1.52公里。建设中拆除违章建筑300多处,共2万平方米,还有85间有两证的旧房拆除,安置工作的难度可想而知。他说起村北的粮站违章搭建的拆除,仿佛在印证着拆违的难度。该违章搭建挡了村连接56省道的出口,但粮站不归我们管,村两委的主要成员,轮番去做工作。整整三个月啊,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粮站终于主动配合拆除了违章建筑。现在,林振光一鼓作气,带领着全村人,加快了道路改建的步伐。几年来筹集了2000多万元资金,先后改建了3条主干道,6条支路,总长5.5公里,基本上解决了路窄车阻的现象。同时,改建了4座桥梁,4座公厕,新辟绿地2.5万平方米,种植了大大小小的树木3万多棵。从此,繁荣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人的精神面貌有了很大的改观。
  2012年12月25日,繁荣村解困房及综合楼重点工程项目开工。消息上了报纸和电视,成了轰动社会的大新闻。该工程是繁荣村重点工程项目,也是飞云街道首个解困房工程项目。工程总占地面积8351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2076平方米,总投资6400万元,工期预计650天。
  “这是我们村的大喜事,也是我家的大喜事,不用多久,我和家人就可以住上新房了。”38岁的村民应晓伟激动地说。他是繁荣村村民,前年结婚后住在面积五六十平方米的2层楼里,房子老旧且采光很差,自从有了孩子后,狭小的房屋更加拥挤,而周边高价商品房让他望尘莫及。解困房正好解决了他的燃眉之急。
  在落实该工程的建设中,前期工作一波三折,历时一年余。林振光认为最难的是住房困难户的认定。僧多粥少,如何达到合理分配,考量着他和村班子成员。公平、公正、公开,严格筛选。两委会严格规定筛选程序和要求,并严格要求两委成员不能享受。打铁还要自身硬!两委会这一举措,赢得了村民的好评和支持。
  “解困房的建设能同时解决本村123户住房困难户,大大改善村居环境和人居环境。”该村村委会主任伍鸿树感慨不已。他说,目前村里人均住房面积15平方米以下的有200多户,今后将尽快解决余留的其他住房困难户的住房问题。
在远景规划中融入文化色彩
  当踏上繁荣村的土地,你会有一种莫名的兴奋,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感动。新农村建设的日新月异,令人目不暇接。
  一路上,你可以看到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在加快:道路平整了,路灯亮了,行道树种了;流过村中心的河流,流域两侧石块驳岸部分已经完成,并开始安装花岗岩护栏和艺术路灯。路平、灯明、水清是林振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目标。当笔者谈到“水清”时,他长吁了一口气说:“这是他和村民最关注的,也是最困难的问题。”经过村里近几年的努力,严格禁止垃圾和污水入河,水质有了明显的好转。但他坦言,离心中的目标还有不少的路要走,需要全社会和周边社区的配合。
  旧村改造是一项造福子孙后代的大事,林振光把其视作任内的主要奋斗目标。林振光谈起旧村改造规划,如数家珍。他表示全村总体规划正在完善,要和江南新区发展规划接轨。科学发展,不能蛮干,这是班子内的共识。他们正在争取政策的支持,将村里近一半的旧房进行全面改建。占地6公倾,建筑面积7―8万平方米的集聚农房建设已进入规划。到时候,家家户户都住上宽敞的新居。他凝视着村头的规划图,双手在空中划了一个弧形,果断地说,在新农村建设中需要精神文明和历史文化的内涵。
  据介绍,新建设的公园在老人公寓旁边,建设正如火如荼。这个在原来老公园基础上扩建的公园是原来的10倍,占地50亩,大约3.5万平方米。中心广场有一个繁荣村历史名人的牌匾,供村民瞻仰。建成后的公园有瑞安广场一半那么大,将为村民提供一个很好的文化活动、体育锻炼的休闲广场。
  村里的老菜市场正处于改建中。新的综合型菜市场有5000平方米,规划超前,设施齐全,可以满足全村近二万人的生活需求。
  当笔者为村里的文化建设如此大手笔投入而惊奇时,林振光笑了。他的分析自然而富有哲理:与时俱进,新农村建设应该适应文化建设新的要求。繁荣村文化底蕴深厚,出了不少名人。如中科院院士、我国鱼类学和水生生物学奠基人伍献文、大气动力学著名专家伍霖生、我国新闻泰斗,《新民晚报》社长赵超构等,为该村文化留下了不少历史遗产。同时,该村解放后培养了大学生350人,研究生12人,博士5人,在报效祖国的同时,他们也关注家乡的建设。10多年来,该村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发扬优良的文化传统,讲诚信、讲道德,多次被评为文明村。这些宝贵的文化资源,为繁荣村建设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村两委决定,融入历史文化内涵,提升村民的文化素质和社区文明水平,使新农村建设相得益彰。
  林振光还透露,村两委正积极筹划建设一个500平方米的名人纪念馆,把名人的光辉精神发扬光大。在市人大会议上,《关于要求落实飞云镇繁荣村历史名人纪念馆建设用地指标的建议》的议案,已经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相信不久,一座让村民们扬眉吐气的历史名人纪念馆的建成,将成为繁荣村精神文明建设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我们要以华西村为榜样,大手笔,高起点,认真规划建设,让繁荣村更繁荣!”林振光的介绍充满了自信。这种自信让笔者感到他的新农村建设梦想正一步一步地走向现实,梦想成真!
  
  
  个人简介:
  林振光,男,1967年3月出生,瑞安飞云人,中共党员。1987年参加工作,瑞安市飞跃鞋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2007年12月当选繁荣村党支部书记,瑞安市第十四届人大代表、财经工委委员,十五届人大代表、人大常委会委员。2005、2006、2010年被瑞安市人民政府评为市级先进工作者,2006年被瑞安市人民政府评为“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先进个人,2011年至今担任瑞安市企业联合会、瑞安市工业经济联合会、瑞安市企业家安全生产协会副会长。

瑞安人大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瑞安人大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602593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