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之窗

  • 代表活动
  • 代表声音
  • 代表风采
栏目信息搜索

• 代表风采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代表之窗 > 代表风采 > 正文
为了这沉甸甸的责任——记浙江省第十二届人大代表、浙江玉海律师事务所主任冯蒋华
发布时间:2017-06-07     阅读次数:73846    
0
  

        人大代表的身份是亮丽的,但在冯蒋华的心中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他很珍惜这份荣誉,也十分看重这份责任。从1998年被瑞安市人大代表联名推荐当选为温州市第九届人大代表的那刻起,历经四届温州人大到二届省人大的履职,近20年来,他不辱使命,不负重托,一直为实践这份责任而倾注全力。
  
  作为名律师,他化职业“优势”为“优秀”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作为律师职业的人大代表,具有参政议政的天然职业优势。但是,有职业‘优势’,并不等于一定是‘优秀’。如何化‘优势’为‘优秀’,充分利用和发挥各自职业或专业‘优势’,将之转化为代表参政议政中的履职‘优秀’,考量着每一位代表的履职责任心和履职能力。”在一次人大述职会议上,冯蒋华的发言得到了代表们的热烈反响。
  冯蒋华有近三十年的律师执业经历,是温州市“十佳律师”,在本地已是一名有较高声誉和公认度的资深律师。无论在法庭上,还是人大的履职中,他重事实、讲证据、摆道理,直言不讳而理性平和,敢提敢说而恰如其分,既是人们心目中的“名律师”,也是代表群体中公认的“活跃分子”。
  如何化“优势”为“优秀”?冯蒋华接过笔者的话题,他不假思索,认真地说:“要化本职‘优势’为履职‘优秀’,首先用心履职,把履职当作偿还自己的‘心债’来对待。”
  他解释,这个“心债”,就是对得起选举时渴望自己高票当选的那种期望之心,对得起选民的信任和托付,这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当选代表后,冯蒋华始终在心中把履职作为自己偿还“心债”的“头等大事”来对待。作为一位律师事务所的主任,他无疑是忙碌的,他用尺子丈量自己的工作,分秒计算自己的时间。但这并不影响他履行人大代表的职责。多年以来,年度大会他从未缺席,大会期间,他不放过、不放弃任何一个可以履职的机会和方式,特别是审议“一府两院”报告,他都是全身心投入,争取发言机会,成为“必说”的代表之一,且事前充分准备,摸准审议议题所涉及问题的相关实情,做到有的放矢。他的审议发言,也往往成为在场媒体人员关注的焦点之一。闭会期间,只要不与开庭等取决于第三方安排的时间硬性冲突,他都按常委会或小组安排参加。原因无他,在心中,他一直认为人大代表就是自己的本职工作,本职工作做不好,首先对不起自己。
  “律师的职业本身是面对大众的,同时又是服务型的,接触到的事务与社会运行相关,所以平时只要稍加用心,就会得到很多的社会信息,然后以代表的角度去加以筛滤,可能就是一个很好的议案或者建议。”冯蒋华很看重律师行业的这一专业优势。
  在优势前,他没有止步,而是想方设法把专业"优势"转化为履职"优秀"的动能。冯蒋华养成用心收集用于履职的各种信息和资料的习惯。他说“人大代表应做一个有心人”。人代会发来的记录本,他几乎都记得满满的,并利用手机上的备忘录等工具,专门设置记录社情民意的页码,随时记录与履职有关或可能对履职有用的社情事例、所见所闻所思,同时,围绕履职目的,有意识收集、剪辑各种媒体上有助于履职的事例报道或评论,以丰富自己信息量,提升对社会事务的判断、甄别和评判能力。
  在履职中,冯蒋华始终要求自己把履职视野延伸扩展到本行业之外,以法律人特有的剖析事理的法律思维,主动渗入社会各层面。运用“复制、粘贴、剪切、编辑、扫描、压缩”等手法,不放过任何一个履职的场合,不浪费任何一次履职机会,并要求自己在每一次履职过程中尽可能发表建设性意见。
  冯蒋华认为,人大代表光会说、敢说还不够,还要做到“巧说”。当然,“巧说”决不是花言巧语,而是以最恰当、最能达到效果的方式表达,既让自己的履职目的如愿,又能与受话对象有效沟通,相互信服接受。所以,每一次的“巧说”,其实都蕴含着无数次仔细而充分的辛勤准备,见证着他对“心债”偿还的诚意。认识他的人都说,他参与每次的人大或政府部门组织的座谈会、听证会等各种会议,都毫无例外地做好精心的准备,提出的意见,理性而中肯,往往引起较大反响。
  详实的事例、精确的数据、适时的反问、加上雄辩的口才,冯蒋华每次演讲式发言,都有无限的激情在迸发,他化本职的“优势”为履职“优秀”,赢得了众多的掌声。
  
真代善表,他确实发挥了人大代表的作用
  在温州市第九届、十届人代会上,冯蒋华代表瑞安代表团在全体大会上作了“行政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和“切实重视政府公信力建设”的发言,博得阵阵掌声。“十多分钟的发言,掌声响了十几次。”一位人大代表说,“冯律师不仅口才好,而且敢于讲话、善于讲话,敢提意见、善提意见,他确实发挥了人大代表的作用。”
  冯蒋华说,人大代表受选民所托,就要“真代善表”。在他看来,只有在理念上树立代表神圣感,才能在职责上有一种重负感。所以在每次会议上,他都全身心地投入,静心地听,用心地思,认真地议,负责地讲。
  人民代表,代表人民,所以,人大代表姓“民”不姓“官”,关注民生,反映民生,是人大代表履职的首要任务。
  “从老百姓感受出发,提一些实实在在的建议,落实一些实实在在的措施,是人大代表在民生领域发挥履职作用的方式之一。”冯蒋华这样讲,也是这样做的,所以意见件件中肯,落实成效明显,发挥人大代表“真代善表”作用。
  龙丽温高速公路瑞安段建设一直是冯蒋华关注的民生工程。他以律师敏锐的目光,人大代表的高度责任感,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在冯蒋华的人大建议中,《关于要求加大对龙丽温高速公路瑞安段建设支持力度的建议》是含金量最高的,惠及民生效益最为突出的代表建议之一。
  交通基础建设是最基本的民生。改革开放以来,温州地区交通基础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发展中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其中交通设施投资机制不完善,导致温州区域相比于杭甬等浙北地区,路网明显稀疏和薄弱,这必将影响温州区域发展的潜力和速度,人为造成二者发展差距。面对如此形势,冯蒋华急了,经过向相关部门了解和多月调研,2016年2月,在省人代会上,冯蒋华领衔提出《关于要求加大对龙丽温高速公路瑞安段建设支持力度的建议》。这一建议案的提出,促使省政府相关部门改变了对龙丽温高速公路建设资金的配置方案。
  建议提出后,冯蒋华没有松手,而紧盯监督导目光,启动督办跟踪的步伐。他多次参加交通部门组织的座谈会、调研会议等,并据理力争。由于他的发言条理清晰,论据得当,得到相关与会领导的重视。目前,省交投集团对龙丽温高速公路建设的投资从一般的投资主体,改为项目公司控股方,投资方式改“项目资本金补助”为“对项目公司的股权投资”,全过程参与瑞文段建设、融资和运营,同股同权同责,这样大大降低了瑞安市等地方政府的投资占比,从而一方面使该工程顺利启动、顺利施工、有序推进,另一方面为瑞安、文成二地地方政府财政节省了大量的资金,使这些资金可以用在本地急需的其他民生工程的建设和开发上。
  20多年来,冯蒋华围绕政府职能改变、部门规范执法、经济发展、食品安全、环境保护等方面提出了不少的议案和建议,并就民众关注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与有关职能单位负责人多次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询问。
  “每一个建议,我会一直跟踪到底,只要我认为自己的意见是对的。不会以‘不满意’三个字就了之。”冯蒋华的回答的语气是坚定的。他曾经就一个行政区域调整后的职工养老保险衔接一事,连续三年提出建议,一年比一年严厉,甚至提出追踪意见,最后该建议被列为温州市人大重点督办建议,终于使问题得以解决,至此他才签一个“满意”。这件事,使他对人大代表的用心履职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针砭时弊,他说出了老百姓想说的话
  “监督节目不要火药味,但一定要有辣椒味。”冯蒋华表示,监督是媒体的灵魂,也是人大代表的天职。《代表在线》和《人民问政》系温州市人大常委会和温州电视台、温州日报联办的监督节目,系人大权力监督和媒体舆论监督相互联动的一个创新节目,按冯蒋华讲法,是“黄金搭档”节目,既加强了舆论监督的权威,又扩展了权力监督的范围,二者相得益彰。冯蒋华是这“两个栏目”出镜率最高的嘉宾之一。这里也成为他履行代表职责,参与人大监督的一个新平台。
  2012年,入住10年仍未拿到产权证的温州市区香榭丽花园一事,引起了温州市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接到群众的举报后,《代表在线》记者在市人大常委会的支持下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调查。
  原来温州市区香榭丽花园600多户住户,在10年前买的房子,入住至今仍未拿到产权证。许多住户称,因无房屋产权证,他们在落户、孩子上学、贷款等问题上遇到了诸多不便。
  为什么产权证的办理时间拖了这么久?市住建、土地等部门表示,这是当时的“历史问题”,由于相关负责人员的更迭,具体原因还有待查证。
  冯蒋华认为,这是又一个所谓“历史问题”导致的明明有房却无法办证的例子。他说“无论什么历史原因,住户没有错是肯定的,不能叫因政府部门过错导致的所谓历史原因问题,让百姓承担后果,让住户买单”、“房屋是一般市民最大的不动产,相信香榭丽花园的多数业主是动用毕生积蓄购买房屋的,但换来的却是无法办理产权证,无法称得上完整不动产的‘房屋’。”冯蒋华分析,事件一开始相关部门就没有依据法律程序来办理,以所谓“先上船再买票”的非法治思维来处理,现在以法律规则来处理这个历史问题,必然会陷入“剪不断,理还乱”的无解方程式怪圈。这个怪圈,等于相关部门在10年前人为挖一个“坑”,让十年后的本单位自己去填。
  在媒体与人大的监督下,没有拿到房产证的香榭丽花园600多户住户很快迎来了转机。两个月后,住户们陆续拿到了产权证。至此,香榭丽花园房产证的事件划上了句号。
  冯蒋华说,看到事情的解决,他却笑不起来。他直言不讳地“考问”,香榭丽花园土地手续不完整,但仍然能顺利施工,此间没有一个执法部门去查处,导致的后果是“竣工不验收”,且不可逆转。由此可见,执法者如果不作为或执法不严,其代价是多么严重。
  冯蒋华的直言赢得了网民和电视观众的关注,事后一些群众纷纷给冯蒋华打电话,称赞他在节目中说了老百姓想说的话,使评论节目变得精彩,而不是说些“官话”,让人感到乏味和无趣。
  “以人大代表的身份参加‘两个栏目’的评论或讨论,我知道自己表明的不仅仅是个人的态度,更是人大对某一事件进行监督的态度。”冯蒋华很看重这个身份。因此,每次参加节目之前,他都要求自己充分准备,最大程度以代表的视觉和语态,发表监督性意见,以凸显栏目的监督特性,绝不允许自己应付了事。
  “这不是作秀。”他要求自己既要指出问题的关键之所在,不人云亦云,又不标新立异,提问题而不哗众。“善意”是冯蒋华心中把握的一个标准。他说,我们的评论既要对群众讲“善意”,指出问题要到位,也要对政府讲“善意”,要善于提出有助于解决问题的建议和促进、协助问题的解决才是更重要的。
  20多年来,冯蒋华共提出逾百件议案、建议,目前大部分已经办理完成。为此冯蒋华曾被评为温州市“十佳”人大代表,人大优秀履职代表,《人民问政》十佳评论员。荣誉无声,却是最好的诠释。回首20年多的履职生涯,冯蒋华平淡地说:“我出身农民,来自基层,深知老百姓的喜怒哀乐,只要是关系群众切身利益、关系社会稳定这个大局的事,就要积极反映,力争解决,这是作为人大代表的天职。”此话看似平淡无奇,却足见其人对代表天职的敬意!
  
  
  
作者:陈振清
  
 
 
        个人简介:
  冯蒋华,1988年开始从事律师工作,现任浙江玉海律师事务所主任,温州市律师协会副会长,系温州市第九、十、十一、十二届人大代表,浙江省第十一、十二届人大代表,曾被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聘为兼职教授,先后获瑞安市拨尖人才、温州"十佳律师"、温州“十佳人大代表”、温州“十佳仲裁员”、温州市司法行政系统百优人物、浙江省司法行政系统第三届百优人物、全国律师行业党员律师标兵称号。

瑞安人大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瑞安人大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602593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