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前沿

  • 理论前沿
栏目信息搜索

• 理论前沿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理论前沿 > 正文
邮票见证人民代表大会六十载
发布时间:2014-12-05     阅读次数:128860    
0

  今年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和政权组织形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的伟大创造。60年的实践充分证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和实际、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保证人民当家做主、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好制度。近日,笔者翻阅手中的集邮册,发现自新中国成立以来,邮政部门以人大会议为题材共发行了13套28枚邮票(含小型张一枚),透过方寸小天地,生动地再现了历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辉煌瞬间。故作此文,以期共同感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生命力和优越性。

 

艰难的前进之路

  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用响亮的声音向4.75亿中国人民,向全世界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但是,建国初期召开普选产生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条件还不成熟,作为过渡形式,由全国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选举产生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并赋之以行使国家权力的职能。1949年10月8日,原邮电部发行了纪1《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纪念邮票(图1),这是新中国发行的第一套邮票。四枚邮票同图异色异值,邮票画面均为天安门城楼、华表以及灯笼,灯笼上饰以人民政协会徽,从此拉开了新中国灿烂辉煌的序幕。

  建国初期,党中央和毛主席非常重视召开人民代表会议的工作,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在团结和动员人民群众完成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恢复和发展生产、民主法制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从1953年下半年起,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我国第一次空前规模的普选。在此基础上,由下而上逐级召开人民代表大会。1954年9月15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它标志着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从中央到地方系统地建立起来。这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全国人大、国务院、人民法院、检察院组织法等重要法律。1954年12月30日,新中国第一套人大专题邮票正式发行,志号为纪29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图2),一套两枚。邮票图案分别是“普选”和“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同日,还发行了志号为纪30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纪念邮票一套两枚(图3),以示纪念我国第一部《宪法》的诞生。邮票图案相同,均为工人、农民怀抱《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表现了全国人民在宪法的指引下,乘胜前进的姿态和信心。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后的几年里,我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取得了显著成绩,制定了一批急需的法律、法令,地方人大也作出了许多决议、决定,人大工作机构和制度逐步得到建立和健全。然而,从五十年代后期开始,由于“左倾”思想的日趋严重,国家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出现不正常,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受到严重损害。尽管1959年和1964年第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先后在北京举行,但邮电部均未发行邮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结束不久,就爆发了“文化大革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长期不能召开,影响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发展。直到1975年1月13日,才在北京召开为期仅5天的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这距离上一次人代会已经整整过去了十年。

        1975年1月25日,邮电部发行志号J5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纪念邮票(图4),全套三枚。邮票图案分别为“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新宪法诞生”、“夺取新的胜利”。必须说明的是,第四届全国人大会议的代表不是由选举产生的,而是采取所谓“民主协商”方式产生,很难称得上是一次真正的人民代表大会。在“文革”的影响下,大会通过的第二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抛弃了1954年宪法的许多正确内容,掺杂了“文革”的一些错误观点,说明当时宪法和法律惨遭践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被严重破坏。当然,这次大会积极意义还是有的,特别是经过激烈的斗争,挫败了“四人帮”组阁的阴谋,产生了以周恩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国务院领导机构,这是应当肯定的。

 

恢复发展之路

       1978年2月26日至3月5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至此各级人大都恢复了正常活动。为此,原邮电部发行了志号为J24的纪念邮票(图5)。这是在周恩来、朱德、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相继逝世、“四人帮”被粉碎之后的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通过了新的《中国人民共和国宪法》,选举叶剑英为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华国锋为国务院总理。本套邮票共三枚,分别为“高举毛主席的旗帜”、“人民的宪法”、“一定要实现四个现代化”。邮票以白色为底,红黄为主色调,使票面显得简洁明快,主题突出。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总结了历史经验,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沉痛教训,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的任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人大工作很快实现了历史性转变,尤其是立法工作打开新局面,特别是1982年12月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新宪法,可以说这部宪法对我国新时期的根本任务和政治、经济、文化制度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规定。

        1983年6月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邮电部于当日发行了志号为J94《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纪念邮票(图6),一套两枚。邮票的图案分别是人民大会堂外景和根据五届人大五次会议决议恢复以《义勇军进行曲》为歌词的歌曲谱。此时的中国,走过了改革开放的第一个五年,全国各族人民斗志高昂,热情十足。大会号召全国人民同心同德,发奋图强,继续朝着把中国建设成为现代化的,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宏伟目标前进。

        1988年3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七届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在六届全国人大任期的5年间,我国各项工作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绩,国家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当日,我国发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纪念邮票(图7),志号J147,全套一枚。本次大会非常值得关注的是通过了关于设立海南省的决定,以及关于建立海南经济特区的决议,人大代表参政议政的能力日益提升。当然,本套邮票设计也相当出彩,上部是一面五星红旗,下方则用奔放的线条勾勒出一条七色彩虹。二者巧妙的组成一个“7”字,鲜明地突出了“七届人大”召开这一主题。

  1993年3月15日至3月31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这是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精神指引下抓住机遇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会议。大会选举江泽民为国家主席,乔石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决定李鹏为国务院总理。本次大会回顾了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提出了争取国民经济再上一个新台阶的基本任务,阐述了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步伐的具体步骤。当日,邮政部门发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纪念邮票(图8),志号1993-4,全套一枚。邮票画面由五星红旗和一个五彩缤纷的花篮构成,整个画面气氛热烈。五星红旗象征着国家的统一和各民族人民的团结,百花盛开的花篮寓意着这次大会是一次民主的大会,并祝贺这次大会的召开。

  1998年3月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开幕。九届全国人大增加了重庆和香港特别行政区2个代表团,故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分为34个代表团。这是我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是激励和动员全国各族人民满怀信心地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的一次盛会。大会审查批准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决定本届政府设立29个部、委、行、署,为推进行政体制改革迈出了重大步伐。当日,邮政部门发行了一套一枚1998―7《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纪念邮票(图9),主图是鲜花衬映下的国徽,二者之间的空隙组成一个“9”字。

 

走向伟大复兴之路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发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广大群众对人大制度的认识进一步提高,人大组织职能得到空前强化,选举制度民主化进一步扩大,监督权、决定权和人事任免权得到很好的发挥。2003年3月5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选举胡锦涛为国家主席,吴邦国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决定温家宝为国务院总理。邮政总局改变了过去以人代会直接命名的惯例,发行了2003―4《百合花》特种邮票一套四枚,小型张一枚(图10),这也是为全国人代会召开发行的第一套特种邮票。邮票图案选用四枚不同的百合并配以小型张,象征着百事合心、团结友好,蕴涵祝福大会吉祥如意,百事合意;同时寓意着跨入小康社会的全国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百折不挠,齐心合力,奔向美好的未来。

        2008年3月5日至18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承担的重大历史使命就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通过法定程序将十七大描绘的宏伟蓝图变为国家意志,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行动,动员全国各族人民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同时,本届全国人大代表构成中基层代表大幅增加,比上届增加了70%以上,首次出现了农民工代表。为此,国家邮政局发行了2008-5《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邮票一套一枚(图11)。这套邮票在设计中采用一男一女形象代表全国人民,面朝国徽,代表团结一致;底图采用连续心形,代表万众一心。整体寓意着,全国人民团结在党中央领导下,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邮票图案以国徽的红和黄作为两大色调,并加入部分白色衬托,使整个图稿敞亮、昂扬,给人一股奋进之气。

        2013年3月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选举习近平为国家主席,张德江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决定李克强为国务院总理。本次大会,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提出了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扩大人民民主,推进依法治国,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廉洁政府,充分调动人民积极性。中国邮政于当日发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邮票,志号2013-4,全套一枚(图12)。邮票图案以一个红色的选举箱作为主图,背景是人民大会堂主会场,凸显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特征,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最好组织形式。

        今年作为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邮政部门于2014年9月15日发行2014-2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六十周年》纪念邮票一套两枚(图13)。邮票图名称分别为当家作主、依法治国。该套邮票设计简洁,主题突出,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主会场为表现元素,并通过红黄两色逐渐变化的艺术字“60”,寓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走过的光辉历程。

        通过这一枚枚小小的邮票,笔者回顾了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60年的发展历程,虽然其曾经一度遭受过挫折和损害,但历史证明这一制度是完全符合中国的国情,从根本上保证了人民当家作主、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的权力、保障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显示出了无可比拟的制度优越性。

 

 

 

瑞安市委办    王振

瑞安人大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瑞安人大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602593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