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扶贫开发工作情况报告的审议意见
发布时间:2016-08-02 阅读次数:1959
(2016年7月28日 瑞安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91次主任会议通过)
瑞安市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三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郑海洁所作的关于我市扶贫开发工作情况的报告和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农资工委主任陈继昌所作的关于我市扶贫开发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常委会组成人员认为,近年来,市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重视扶贫开发工作,依法履职、加大投入,贫困地区面貌、贫困群众生活得到较大改善,去年底,全面消除了家庭人均年收入低于4600元的贫困现象。但仍存在扶贫工作缺乏系统性、扶贫对象缺乏精准性、机制运行缺乏整体性、扶贫监管缺乏有效性等问题。为此,特提出如下审议意见:
一、强化认识,把握基点。“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要把关爱关注贫困人口摆上工作的议事日程,切实增强做好扶贫攻坚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补齐“短板”,确保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到2020年如期脱贫。市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抓紧编制我市“十三五”扶贫工作发展规划,围绕抓好目标确定、项目规划、资金投放、检查指导、考核评价等,查找目前工作中存在的不足,研究改进完善管理体制的途径和方法。乡镇街道要重点围绕抓好扶贫对象管理、项目选择实施等,查找扶贫对象识别管理、项目实施中的薄弱环节,研究推动项目实施和贫困人口脱贫的具体方案。
二、强化实效,突出重点。市政府及有关部门要严格按照省委决策部署,落实好低收入农户精准识别“回头看”工作,补进漏掉的,排除不符合条件和已经完全脱贫的,找准容易返贫的。一方面做好基础性工作,摸清困难家庭和困难个人底数,建立扶贫信息平台,并及时更新和完善平台数据。一方面完善扶贫退出机制,通过加强对贫困状况、变化趋势和扶贫成效的监测评估,对贫困户的统计监测实行年度动态管理,对达到脱贫标准的,及时办理退出手续。
三、强化基础,找准焦点。一要坚持问题导向。要处理好扶贫先扶志、“输血”与“造血”、“硬件”与“软件”、近期与远期的关系,帮助贫困户增强脱贫信心,理清脱贫思路。二要突出精准施策。要切实做到一家一户调研摸底、一家一户建立台账、一家一户扶贫计划、一家一户结对帮扶、一家一户跟踪扶贫效果。要结合各地资源和区位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来破解共性问题;要因地因户因人实施差异化扶贫,通过“一对一”帮扶提高扶贫项目安排和资金使用的精准度来破解个性难题。三要凝聚扶贫合力。要加大资金投入,加强统筹协调,对贫困人口的教育、医疗保障等要做到项目优先安排、资金优先保障、工作优先对接、措施优先落实。要注重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合力推进扶贫攻坚。
四、强化支撑,巩固落点。一要完善工作机制。建议市政府将扶贫开发工作列入部门、乡镇街道的绩效考核内容,把考核结果作为领导班子评优和干部晋升的重要依据;建立扶贫责任捆绑机制、年度扶贫开发工作逐级督查制度,对落实不力的部门、乡镇街道,主观上存在不作为、失职的人员进行责任追究。二要注重专项资金监管。要突出对包括社会扶贫基金在内的扶贫项目的效益评估,加强对扶贫对象的跟踪力度和情况反馈,不断完善扶贫资金监管方案。三要加强队伍建设。要重视扶贫开发队伍的建设管理,加强人员配备和作风建设,进一步了解掌握贫困家庭的贫困状况、明确帮扶主体、落实帮扶措施、实施动态管理,为扶贫开发决策和考核提供依据,为精准扶贫工作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