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发布

  • 决议决定
  • 审议意见
  • 人事任免
  • 人大公告
栏目信息搜索

• 审议意见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重要发布 > 审议意见 > 正文
关于乡村产业发展情况报告的审议意见
发布时间:2019-07-18     阅读次数:61936    
0

2019628 瑞安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46次主任会议通过)

                    

瑞安市第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池万松所作的关于乡村产业发展情况的报告和市人大常委会农资工委主任陈智勇所作的调研报告。常委会组成人员认为,近年来,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委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部署要求,不断完善农民主体、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建设机制,在丰富产业形态、挖掘产业潜力、强化产业支撑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产业项目谋划不够深入、特色产业发展质量不高、产业融合层次有待提升、产业发展要素保障不够等问题。为此,提出如下审议意见:

一、聚焦产业振兴,优化布局规划。一要合理规划乡村产业布局。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指导意见》和省市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深入研究制定我市乡村产业发展专项规划,根据地域自然条件、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因地制宜,优化产业发展空间布局,做到定位准确、路径清晰、措施得当,突出优势特色,培育壮大乡村产业,发展“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二要谋深谋实乡村产业项目。要结合乡村振兴示范带和西部休闲产业带建设,突出乡村产业项目深度谋划,采取乡镇与部门合力共谋的方式,充分发挥部门的专业指导作用,强化科学论证和可行性研究,谋深谋实湖岭天然温泉开发、高楼寨寮湖体旅康养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使项目符合政策导向、市场需求,确保有效实施。

二、抓住关键环节,激活发展动力。一要抓特色产业园建设。依托现有园区,引导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向园区聚集,推进要素集聚、功能集合、企业集中,打造一批特而强、聚而合、精而美的现代农业园和特色农业示范园,新建一批小众类、中高端、精致化的乡村特色农产品基地,大力推进加工园区特别是加快湖岭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作为乡村降低成本、抢先发展、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二要抓龙头企业培育。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现代产权制度,向产业链中高端延伸;扶持一批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合作社和家庭农场跟进、广大小农户参与的农业产业化龙头,实现抱团发展,着力推进艾米5G智能等农产项目建设。三要抓区域品牌创建。坚持标准引领,以贯标促提质、以提质促增效,创响一批品质优良、质量安全、特色鲜明的品牌。开展产地身份化、特征标识化、营销电商化行动,实现质量可追溯、去向可追踪、责任可追究。

三、推进产业融合,增强发展合力。一要打造产业融合平台。创建一批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示范园和农业产业化示范联合体,使一产往后延,二产两头连,三产走精端,构建以行政区域范围多主题参与、多业态打造、多利益联结、多模式创新的产业综合体。天井垟创成省级田园综合体,金川创成温州市级田园综合体。二要深化三位一体改革。利用我市农村合作三位一体模式的先发优势,引导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和普通农户紧密合作,构建分工明确、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产业化联合体。三要发展多类型融合业态。大力推进农业电商,通过推行预定、认养、定制等网上销售模式,让乡村土特农产品触电上网,拓展销售渠道;大力推进农旅、康养等产业融合,积极引导湖岭小王子庄园、东山绿健农庄等项目规范发展,切实抓好示范项目建设。

四、强化要素支撑,确保项目落地。一要强化政策资金保障。完善财政支持乡村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加大财政资金扶持,创新财政资金投入方式,拓展涉农主体融资渠道,加大贷款贴息支持力度,撬动金融、社会资本投入支持乡村产业发展。二要强化用地保障。进一步推进农用地三权分置改革,加快土地流转;进一步盘活存量建设用地、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通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让沉睡资产变活权;进一步谋划省、市级重点项目,向上争取统筹耕地占补平衡指标,确保产业项目落地。三要强化人才技术保障。加强乡村产业项目带头人队伍建设,引导大学毕业生、有志青年农民、外出能人、乡贤志士到乡村兴办产业,同时加大乡土人才培育力度,夯实乡村产业发展的人才基础。积极搭建平台,深化与科研院所合作,打通聘用兼职、项目合作、技术转让、委托经营等渠道,鼓励和支持专业技术人才进行技术开发、信息咨询、合作经营、人员培训等活动,强化人才技术支撑。


瑞安人大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瑞安人大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602593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