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5日瑞安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49次主任会议通过)
瑞安市第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听取并审议了市政府关于2018年地方财政决算的报告、2018年度市本级财政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常委会组成人员认为,2018年,市政府深入贯彻市委决策部署,认真执行市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决议,紧扣高质量发展要求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持续深化财税体制改革,认真落实积极财政政策,加大保障重点支出力度,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妥善应对各类风险挑战,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较好完成了市人大批准的2018年地方财政预算。审计部门认真履职,依法开展审计监督,通过绩效审计、大数据应用,及时发现问题并督促整改落实,取得了较好成效。同时,常委会组成人员认为,2018年地方财政决算和审计工作报告也反映出预算编制、执行和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主要有:财力结构不合理,收支盘子增长过快;国有资产经营预算编制不精准;土地出让金收缴不及时;年初部分预算及“二次分配”预算执行率低;往来款项长期挂账,未按规定及时清理;部分财政资金使用绩效不高;农业部分专项资金管理制度不完善;乡镇财政管理制度不健全;财政运行还存在一些风险等。为此,提出如下审议意见:
一、注重发展实体经济,着力优化财力结构。全面客观分析当前经济形势,积极应对汽摩配等支柱行业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出台的扶持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系列政策和措施,确保减税降费等扶企纾困措施落地生效。进一步创新财政支持经济发展方式,精准施策,注重实效,优化产业结构,助力转型升级,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积极培育重点财源、新型财源,逐步降低土地财政依赖度,为财政收入持续稳定增长提供保障。
二、强化预算管理,提高资金配置效率。进一步提升预算编制的科学化和精细化水平,强化预算刚性约束,规范“二次分配”预算管理。采取有效措施,加强预算管理,加快部门预算执行进度,切实解决预算执行率偏低的问题。加强全口径预算编制的监督和规范,落实政府性收支全部纳入预算管理的规定,及时收缴部门应上缴的收入款项。加强对暂存款项的管理,及时对往来款项进行清理结算,不得长期挂账。
三、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注重资金使用绩效。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全面实施绩效管理要求,建立健全预算绩效指标体系,积极推进全覆盖、全过程的绩效管理。增强绩效管理意识,强化激励约束机制,压实部门主体责任,坚持“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切实加大对专项资金绩效和支出政策执行的审计监督力度,关注支出的规范性和资金使用的效果,根据绩效评估结果来指导财政支出结构调整,优化支出结构,从源头规范资金支出。
四、加强政府债务管理,积极防控财政风险。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控,严格落实中央、省、市化解政府性债务的一系列举措,积极稳妥化解存量债务,严控新增政府隐性债务,切实降低财政运行风险。完善政府性债务风险防控机制,防止以政府投资基金、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政府购买服务等名义变相举债,加强社保基金运行监测和分析,严格社保基金征缴和支出管理,积极拓宽筹资渠道,有效防范社保基金风险。
五、健全问题整改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审计作用。针对审计查出的土地出让金未及时收缴、重大农业项目资金补助发票不规范、滨海新区安置房延期交付增加补助费、教育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管理不规范、乡镇财政管理不严格等问题,市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引起高度重视,进行专题研究,逐一落实责任,定期通报进度,及时整改到位。健全问题整改长效机制,切实解决历年审计遗留问题,注重强化追责问责,对问题整改不力的相关责任人按照规定严肃处理,更好发挥审计监督实效。
瑞安人大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瑞安人大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602593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