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13日瑞安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63次主任会议通过)
瑞安市第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池万松所作的关于新冠肺炎疫情应急处置工作情况的报告。常委会组成人员认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重要指示精神和上级相关工作部署要求,牢牢把握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两手抓、两手硬的工作方向,真抓实干,慎终如始,取得了较好成效,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为此,提出如下审议意见:
一、坚持底线思维,统筹推进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疫情防控期间和全国“两会”期间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刻把握当前疫情防控形势的复杂性,清醒地认识到,疫情防控在今后一定时期内将是工作的常态。要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工作思路,重点做好学校、医院、超市、农贸市场等重点区域及重点人员的疫情防控,巩固来之不易的防疫工作成效。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前提下,全力落实“六稳”“六保”任务,加大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帮扶力度,主动落实税费减免、水电优惠等政策措施,实现“一次不用跑”即可受惠。继续关注全产业链复工复产问题,深化扶工助企活动,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二、健全长效机制,进一步加强应急体系建设。完善重大疫情应急响应机制,健全集中统一高效的领导指挥体系,严谨开展调度指挥,避免朝令夕改,并及时回应基层关切。完善分级、分层、分流防控救治机制,充分运用网格化管理、大数据分析等手段,实施精准防控、智慧防控。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及时制定科学规范、操作性强的工作指南,做好道路卡口、小区门口防疫人员的自身防护,避免因操作不当而导致交叉式感染。建立疫情预警、信息发布机制,确保疫情防控信息公开透明。健全政府应急救灾物资保障体系,根据医药物资储备物品种类、可保存时限、生产速度等数据,科学合理制定应急物资储备调配制度,强化医用防疫物资的供应保障。
三、优化资源配置,着力补齐公共卫生短板。加大公共卫生领域的资金投入,优化医疗卫生资源投入结构,推动公共卫生资源向基层延伸,提高基层卫生院服务意识和水平。加强发热门诊、检测点的规划布局与建设,改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施条件,提高应急隔离与检测处置时效。注重人才培养储备,建立完善公共卫生专家库,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专业指导。充实公共卫生人才队伍,严格实行职业准入,特别是要注重提高一线医护人员的素质,发挥其在非常时期的作用。加强传染病防治法和野生动物保护法的宣传和实施,动员全民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强预防传染病健康教育,新闻媒体无偿开展传染病防治和公共卫生教育的公益宣传。在机关食堂、餐饮店率先推行使用公筷,倡导健康生活方式。
四、夯实基层基础,不断发挥群防群治作用。明确部门、乡镇街道、社区(村)与小区物业公司在疫情防控中的职责,加强“三社联动”,积极引导全社会力量参与防控,加强志愿者队伍的培育和使用,构建多元化的群防群治体系。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工作奖惩办法,对在疫情防控中贯彻落实上级指令坚决、措施得力、成效显著的单位与个人,及时给予通报奖励,对瞒报拖延、弄虚作假、落实不力的,予以责任追究并严肃处理。坚持实事求是的问责,杜绝照本宣科、教条式的督查考核,在特殊时期做到少考核、多指导,给基层创造良好工作环境。给予一线人员更多地关心支持,不断激发其积极性与荣誉感。
瑞安人大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瑞安人大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602593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