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从大山深处畲乡走出的85后姑娘。她从都市百领到瑞安市农业龙头企业的掌门人,从而成为畲乡致富的带头人,几次华丽的转身,让人看到了她平凡中的不凡。
她就是温州市第十三届人大代表、瑞安市劳动模范、温州森活本味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雷蕾。
雷蕾,女,1985年5月出生,畲族,瑞安市高楼人,温州人大代表,瑞安市劳动模范、大专学历。现任温州森活本味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企业现获评瑞安市农业龙头企业、瑞安市二十强农业龙头企业。
收起高跟鞋,变乡愁为乡恋
雷蕾是一位畲族女孩,初中毕业后就边工作边学习,靠自己奋斗成为温州一家民企的高管。作为培训总监,她早已穿梭在该企业在全国的 4000 多家门店中,不停地在各个城市间飞来飞去,过着穿高跟鞋、穿职业装的都市白领生活。在大山深处畲乡的村亲眼中,这可是山沟里飞出的金凤凰,每次回到家乡,那些阿婆、阿婶总是用惊喜的目光,端详着她,夸赞着她。
然而,已拿着高薪的她,几年前却毅然辞职,回到山里干起了农活。前不久,雷蕾又带着种植团队跑到文成,包下 200 亩地,种起了无公害大米……回乡务农,别样精彩,也让当地的乡亲们笑的合不拢嘴。
是什么原因让姑娘回乡务农?
“乡愁!一种对于故乡的牵挂。”这是发自她心底的感慨。
雷蕾出生于瑞安市的“偏远山区”高楼镇民族村,大部分村民是畲民。该村位于该镇东岩社区海拔400多米的高山上,交通不便,资源有限。几次回村时,细心的她发现,村里很少有年轻人,能看到的几乎都是老人和小孩。家乡山高水清,乡亲们种的农作物品质都很好,却因为地理位置的关系,很难卖出去。看到他们无奈的眼神,她心中很不是滋味。
于是,每次从老家回来,雷蕾都会带一些父老乡亲自家的蜂蜜和晒干的农作物,给身边的朋友尝尝。到后来不少朋友主动托她带,她也希望用这种方式去帮助老家的乡亲们。
从2014年开始,雷蕾回老家的次数渐渐多起来了,这也让她产生了在家乡从事农业的想法。“当时的想法很简单,一方面是为了帮助乡亲们增加收入,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让城里人吃到更好的农产品。”有了这个想法,雷蕾开始义务向相关企业、朋友推广家乡农特产,让农户的农产品卖个好价钱,使家乡产品不愁销路。从那以后,了解村民种植情况,将家乡农产品推广出去,成了她的一项重要工作。
不久后,雷蕾做了一个让很多人都难以理解的决定:她辞去了数十万元年薪的工作,收起高跟鞋、脱下职业装,准备全身心投入农业。
好不容易走出山门在城市站稳脚跟,并且年薪还不低,现在说辞职就辞职,老父亲肯定不会同意。没有办法,深知父亲脾气的雷蕾来了一招“先斩后奏”,在辞职了大约半年后,才在一次回老家时才小心翼翼告诉父亲。据雷蕾回忆,当时老父亲没有办法接受,但随时间的流逝,父亲的心结才慢慢地被打开。
“对于农业,我有着特殊的情感。每次回到山里,人就‘活’了一样。”雷蕾的自白,让笔者看到了她的情怀。正是这种情怀,让她的乡愁演化为乡恋,一种对大山深处畲乡浓浓的爱。
畲乡带头人,助力乡村振兴
2017年是她人生重要的一年。在这一年,雷蕾当选了温州人大代表,她感到了乡亲们的期待,也理解到一个人大代表的履职责任。党的十九大关于“农业农乡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阐述,让雷蕾很受鼓舞。她开始思考如何更好地带动乡民增加收入。
她回到家乡,一切从零开始。尽管她曾经做足了准备,到国内外不少农业经营企业与示范点参观学习,可是乡亲们还是用异样的目光注视着她。现实是骨感的,她的苦口婆心没有解开这些老人的心结。
做农业经济必须解决前期资金投入和后期农产品的出路!这个思路得到了村两委的支持,雷蕾迈出了第一步,与部分村民达成简易的合作社模式。她提供生产方面的资金、农业信息及管理技术,村民们则提供自己的土地与付出劳动力,并与村民签订包销合同,解决村民的后顾之忧。
“路是走出来的,事业是干出来的。美好的蓝图变成现实,需要扎扎实实的行动。”雷蕾经历过风雨,在农业经营道路上摸索着前进。有一年土豆收获时,她一口气收了上千斤。可是,因经销户的对接没有很好落实,部分堆在仓库里的土豆,没多久就发芽了。她只得默默承受,交了第一笔学费。从此,她加强了销售渠道的布局,因地制宜,采取送货上门的方式,把客户请进来现场看货。她带着一批批朋友圈的客人来畲乡做客,推销农产品,留下很多赞誉。后来,互联网的进入,更是如虎添翼,供货渠道的通畅加快了农产品开发。
2016年下半年,高楼镇民族村一位老农户为200斤土豆卖不出去而发愁,雷蕾牵线搭桥,亲自与该农户对接,顺利将土豆卖出,老农激动地直说感谢的话。随后,在雷蕾的鼓励与指导下,这位农户还和另一农户合伙耕种,不仅产出了4万斤土豆,还全部售空,单户纯收入超2万元。他们的成功,鼓舞了不少乡亲,他们开始向雷蕾咨询生产和市场的信息。她就趁热打铁,宣传农产品初加工的好处。那以后,乡民们开始大规模种上红薯,再把红薯制作成红薯粉,增加了农产品的附加值,让农户获得了实实在在的收益。粗略一算,这些农户在自家门口农作,半年下来就可以有了上万元的收入。这种形式的合作解决了村民们的后顾之忧,收获了丰收的喜悦。
当然,雷蕾也有着自己的规划和目标。她在村两委支持下,规划通过村里部分山坡地种植果林、绿化荒山,从而唤醒“沉睡”的村集体资源,使往日的荒坡焕发新活力,还能助力集体和乡民收入。她开始和村干部一起外出学习农业知识,引进品种试验种植。雷蕾一边扎根田野,一边思考如何提升农产品的价值感,打造农产品品牌。她在承诺包销的同时,要求村民精耕细作,不使用农药,用原生态、无公害,打造畲乡“绿色”品牌。
2017年,雷蕾带头将畲乡农产品进行包装,打造自有品牌,并投资上百万元在瑞安市开设数家农产品品牌连锁门店。慢慢地,她的企业上了正轨,还获评瑞安市农业龙头企业、瑞安市二十强农业龙头企业。2018年,她又带领瑞安的种粮团队来到文成山区,包下了200亩地,种起了无公害大米。
雷蕾的畲乡振兴计划不断延伸,成为农村产业振兴的带头人。
履职民族村,振兴畲族文化
经过几年来的实践,雷蕾的乡村振兴实践硕果累累。2018年,她又开始了新的追求,提出“以经济带动旅游,挖掘畲族文化”的思路和布局,得到各级领导的支持。
2017年4月,在温州市第十三届人代会上,雷蕾《关于加强畲族文化保护的建议》引起了热议。她在会上大力呼吁,畲族在漫长的发展历史中,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包括服饰、语言、婚葬、山歌、节日等丰富的文化习俗。但近几年来,随着畲族人口往外迁移、工作、生活等造成畲族文化逐步流失,故畲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工作,需进一步加强。同时,市人大及相关部门结合她提出的建议,积极组织调研考察,分步落实。
2018年3月,温州市人大代表瑞安中心组成员,来到高楼镇民族村,进行乡村振兴产业发展调研活动。代表们在现场实地考察,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同时结合畲族文化传承,提出客观而中肯的意见,为雷蕾与村民们鼓劲。
2018年9月,温州市人大代表瑞安中心组部分代表赴泰顺左溪村畲族特色村寨进行文化建设调研。在调研中雷蕾深受启发,她认为加强宣传和举办畲族节庆文化活动十分重要。她建议,由市政府牵头组织,不定期去畲乡参观、感受畲族文化,确保畲族文化得到传承,推动民族文化旅游业的发展。
2018年,在雷蕾的积极推动下,市社联会与高楼镇民族村签订同心“1+1”结对帮扶合作意向,积极开展各种帮扶活动。她主动参与,积极配合。当时,聘请农林专业技师上山查勘,发现该村部分荒弃的山坡地可种植果林,社联会成员和社会爱心人士立刻捐赠30亩果苗。其中,雷蕾就捐赠了25亩的果苗。她说:“种植果苗,不仅绿化荒山,也可实现果林产业发展,提高村民收入”。同时,市社联会将积极帮助民族村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提升农产品品质。市社联会会员还为民族村的米酒、土豆、土鸡蛋、苦槠豆腐、蜂蜜等土特产打造了全新的包装,设计了统一的“漈门溪畲耕”商标。当天,现场近百份农产品礼包装销售一空,金额达万余元。
2018年10月,在社联会兄弟姐妹建议下,雷蕾和社联会部分成员、高楼镇民族村书记、村长一行赴景宁少数名族自治县考察学习畲乡文化建设情况。
“守一片净土,等远方的你。”通过两天的考察,雷蕾与村干部都有了深刻的体会。景宁畲乡无论在自然风光还是风土人情上,都非常有特色,既有旅游生态型乡庄、也有文化产业型乡庄,希望能够对瑞安畲乡的建设有所启发与促进。畲族传统文化蕴藏丰厚,值得去拓展与开发。
“振兴农村需要人才回归,产业兴旺需要懂经营、懂农业、爱农业的职业农民。作为畲乡的女儿,我会继续助力畲乡振兴,与乡亲们一道构筑美好的未来。”面对笔者的采访,雷蕾凝视着远处畲乡大山,踌躇满志,心中充满了激情。
陈振清
瑞安人大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瑞安人大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602593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