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

  • 他山之石
栏目信息搜索

• 他山之石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他山之石 > 正文
湖州市南浔区人大在安置点内设立“代表联络站”
发布时间:2021-08-03     阅读次数:67471     作者:湖州市南浔区人大代表与选任工委
0

南浔区人大常委会积极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区委关于防台防汛部署要求,机关干部全员下沉,各级人大代表积极参与人员转移、风险排查、堤坝巡视等工作。同时,组织各级人大代表就近排班,打造安置点内的临时“联络站”,推动安置点成为发挥代表作用的“主阵地”。

一、变“安置点”为“接待处”。南浔区人大根据全区人员安置实际,实施“40+1+N”专项行动。聚焦人员多、成分杂、难度大的安置点,设立临时代表联络站40个。根据就近就便、专业符合原则制定代表驻点接待“一张清单”,截止当前,临时联络点累计接待群众300余人次,收集问题84个,汇编专题《民生传递》2期,破解安置点餐费报销等安置群众关注难题34个。同时,根据安置点群众特点“个性选题”,开展围绕“全域土地整治”、“教育医疗发挥”、“老年人权益保障”等“N+”主题接待,收集各主题意见建议100余条,形成闭会期间建议件2条,实现群众中听意见、“开处方”。

二、变“安置点”为“服务站”。围绕安置人群需求,紧扣“身体+心理”两个关键,组建“固定+流动”代表服务队伍。组织从事医疗工作的代表建立服务队,开展身体健康检查、慢性病配药到点、焦虑情绪疏导等专项服务,当前服务队共计服务群众300余人次,递送高血压等慢性病药20余次。根据“参与人员流动、工作重点机动、因需随时调动”原则,组建代表流动志愿者服务队4支。注重对内和对外两个重点,参与堤坝紧急加固攻坚行动2次,进行安置人员擅自回流劝导24次。

三、变“安置点”为“暖心点”。强化安置群众矛盾纠纷快速反应机制,构建“点内即时预警+站内即时干预”工作路径,实施各代表联络站“老娘舅”、“和事佬”24小时电话值班机制,致力矛盾纠纷发现一起、介入一起、调解一起,助力打造特殊时期“无矛盾”安置点。强化群众情绪“苗头”扫描,组织代表开展定期定点不定员“说话谈心”活动,把握特殊事件、关注特殊需求,实施及时回应,把握群众“隐形”需求,讲述更多安置点内“暖心故事”。活动开展以来,共计为安置点群众开办生日庆祝1场,播放电影82场次,开展谈心谈话360余人次。

 

 

南浔区人大代表与选任工委  李硕果

瑞安人大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瑞安人大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602593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