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瑞安市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将《关于全市域推进乡村环境整治 高水平提升人居环境的议案》列为大会议案以来,该市人大常委会强化工作举措,加大督导力度,凝聚全社会共同参与强大合力,助推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走深走实。
一是完善工作机制,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出台《瑞安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全市域推进乡村环境整治 高水平提升人居环境”议案办理工作监督方案》,明确组织领导、监督内容、监督方式。成立议案办理监督工作组,由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应希克担任组长,各副主任担任副组长,下设办公室和5个监督组,具体负责牵头协调服务和组织实施。前期,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亲自带队赴牵头部门和重点镇街进行调研,各副主任分别率5个监督组,通过实地走访、听取汇报、座谈交流等方式,分片督导21个乡镇(街道)街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情况,并亲自参与小区和村居环境大整治活动,以实际行动号召各机关、乡镇(街道)、社区(村居)党员干部和社会组织、志愿者、热心群众共同参与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助力文明城市建设。
二是注重交办协商,务求办理实效。在议案交办前,市人大常委会领导多次赴市综合执法局、市农业农村局及高楼镇、桐浦镇、塘下镇、汀田街道、南滨街道等地实地调研,深入了解我市人居环境工作短板,面对面交流反馈,要求聚焦当前城乡环境中的“脏、乱、丑”的现状和城镇管理上的短板问题,围绕村社道路、交通秩序、排水排污、违法建筑拆除、垃圾转运处置等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提升重点项目推进。议案交办后,市人大常委会积极督促市政府出台议案办理实施方案,要求明确工作目标、建设任务、实施项目、责任部门和资金等要素保障等。推动市政府按照“一年出成果、二年大变样三年全域美”原则,制定出台《关于全市域推进乡村环境整治,高水平提升人居环境的议案办理实施方案》,细化三年行动计划任务分解表、重点项目、三年行动村(社)任务清单。
三是发挥代表作用,凝聚监督合力。组织开展“乡村环境大整治,人大代表在行动”主题监督活动,联合瑞安市融媒体中心制作《不让美丽有疤点——市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议案推动全市域乡村环境整治》电视栏目,在人大公众号、人大网站、瑞安日报等平台向全市各级人大代表发出《倡议书》,积极号召广大人大代表坚决扛起人大担当,切实履行人大职能,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积极建言献策,共推议案得到更好落实。各乡镇(街道)人大(工委)把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作为今年重点监督工作内容,组织人大代表开展形式多样的监督活动,同时将人居环境整治提升项目列为辖区民生实事项目予以督办。全市各级人大代表纷纷倡议、响应、行动,如罗凤片人大代表查看凤士、凤渎等村沿线人居环境改造提升工作,滨海代表中心代表通过俯下身子“动手干”、聚焦河道“督站位”、立足民声“纾堵点”督促环境整治,为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共助文明城市建设贡献人大力量。
瑞安市人大常委会农资工委 吴风云
瑞安人大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瑞安人大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602593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