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人大要闻
  • 镇街动态
栏目信息搜索

• 镇街动态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镇街动态 > 正文
马屿镇:代表反映早稻购销存在三大问题亟需解决
发布时间:2022-07-27     阅读次数:2372     作者:马屿镇人大
0

在早稻订单奖励和种植政策的激励下,我市种粮农民的早稻种植积极性进一步高涨,如马屿镇今年早稻播种面积17381.48亩,同比增长15.2%,实现中早35亩产700至850斤,甬籼15亩产600斤,但在早稻购销过程中仍存在三大问题亟需解决。

一、成本价与收购价涨幅不同步。受能源价格上涨、俄乌两国限制化肥出口等因素持续影响,柴油、化肥、除草剂等价格均大幅上升,如化肥由2500元至2800元一吨涨至4500元至5500元一吨,常用除草剂草甘膦一瓶涨价40多元。同时,疫情背景下外来人口流入减少,招工成本进一步增加,此外,由于国家政策调整,粮站逐步取消导致运费增加,如马屿镇本有六个粮站,现全部统一运至河岙底粮食收储中心,一车运输费用需500元,运费平均涨幅在30%,但粮食收购价格每50公斤仅增加3元,最终农户收入不升反降。

二、优质早稻价格优势不突出。今年早稻收购价格分三档,最高档和最低档每50公斤价格仅差2元,直接影响了农户种植优质稻米品种的积极性,因此收购仍以第三档为主。由于早稻烘干过程受机器影响大,现农户使用设备烘干机多为有政策补贴的国产机,设备故障频繁,糙米率高,难以达到收储中心2%标准,造成稻米积压。

三、收储中心应变能力不足。受改扩建工期影响,今年粮库开仓时间晚,农户反映今年天气好,早稻烘干速度比往年快,但收储中心应变能力不足,没有相应加快粮食收储速度,从而影响早稻收割和烘干进度,延缓了粮食购销进度。

对此,代表建议:

一、加大技术服务、政策补贴力度。大力推广降耗增效的轻型栽培技术,如一次性全层施肥技术、节水栽培技术、抛秧种稻技术、化学除草技术等,适当给予运输补贴,进一步促进早稻生产的专业化、集约化,提高规模效益。对烘干机实行专项补贴,实现优机优补,对存在“烘干难”问题的农户,及时调配烘干设备,提供早稻集中烘干服务,实行烘干专项补贴。

二、坚持“产购储加销”联动发展。以国家农业强镇创建为契机,引入国内农业龙头企业,推动“五优联动”模式,加大优质稻米品种种植补贴力度,通过与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签订购销合同,实现优质稻米增产增收。

三、优化收储中心运营模式。加快库存商品销售与“危仓老库”维修,落实代储仓容,加大与各部门协调,密切与储备中心粮食调入方联系,并提前做好机械设备调试与维护,确保收购期间可用。

 

 

马屿镇人大  王鑫鑫

瑞安人大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瑞安人大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602593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