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人大要闻
  • 镇街动态
栏目信息搜索

• 镇街动态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镇街动态 > 正文
高楼镇人大硬核“三招”唱响山区“共富经”
发布时间:2022-11-17     阅读次数:3580     作者:高楼镇人大
0

省第十五次党代会报告提出,全面实施扩中提低行动。高楼镇人大积极响应号召,聚焦“扩中提低”痛点难点问题,以送项目到村、送就业到户、送技能到人为着力点,充分发挥镇人大及代表的监督职能作用,为山区闲散劳动力、低收入农户、特殊群体注入创新“造血”活力,唱响山区“共富经”。

一、聚焦群众需求,智囊团建言献策。近年来,高楼镇人大多次针对低收入劳动者、特殊群体、技术农户等群体的开展调研,通过实地走访低收入种植户农田、妇女加工点、残疾人之家等场所,全面深入了解三大人群工作现状,就山区经济发展项目可行性进行座谈交流,贡献人大智慧力量。一是聚焦低收入劳动者“提低”。针对中年妇女忙于家务、老年群体无业闲置、特殊人群务工难等问题,代表提出抱团式解决农村赋闲劳动力,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代表意见建议,积极探索“企业发包业务、村干部承揽调度、农户(加工点)按需生产”的加工模式,充分帮助农村闲散劳动力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二是聚焦技术农户“扩中”。针对有能力、有意愿的农户,代表提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帮扶方式,集合镇农办、“三农”工作者、乡土人才、科技特派员等多方力量,组建基层农技指导队伍提供农技指导、病症诊疗等一站式服务,同步设置7个片区“先锋助农站”,拓展39支村级助农服务团,覆盖8.5万余人,实现“扩中”行动全覆盖。三是聚焦特殊群体“纾困”。针对残障人员行动不便等就业困难点,代表提出以“照料+辅助”打造残疾人之家,每年定期开展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高频次推送招聘会信息,在共富路上绝不让任何一个残疾人掉队。

二、打响品牌效应,全面升级大合作。高楼镇人大多次牵头组织代表对镇主导特色产业发展开展调研座谈,提出迭代优化涉农组织,高标准建成为农服务中心、深化农村融合发展、创立自有品牌等建议,努力推进高楼农业发展,带动就业。一是凝聚村企抱团合力。镇为农服务中心联合瑞安市百惠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瑞安市寨寮溪富硒紫山药专业合作社等单位采取经营技能培训、生产技术输送、合同定购、下乡采购等方式,对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等环节进行支撑,为200户低收入农户“活血增富”。二是绘制农旅发展合卷。代表以推进乡村旅游、民宿经济、生态休闲等融合产业发展为抓手,开辟就业扶贫新路径,全面激活民宿经济活力,同时盘活闲置农田20余亩,与高楼镇幼、仙降中学、曹村中学等多所学校开展合作,推出体验游、亲子游、农耕游等多种旅游项目,释放售票员、保洁员、厨娘、本地导游等岗位,已培训上岗20余人,打通家门口就业最后“一公里”。三是激荡村银合作活水。针对村集体经济发展乏力,缺资金缺项目等现象,镇人大主席团通过专题研讨,深化指导促成农商行与试点村宁安村签订党建联盟协议书,建设“党建+金融”的党建联盟新格局。

三、聚焦共富发展,突出代表大作用。高楼镇人大注重加强代表培训,提高代表履职能力,不断提升代表推动发展、带动群众共同致富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一是“组织+人大”赋能。农业种植专业户人大代表通过带动农业产业合作模式,以“村党委+龙头公司党支部”党建联建为总牵头,形成包括“合作社党支部+网格党支部”“党员+农户”在内的三个层级的组织融合,打造“共富联合体”,带动解决当地劳动力特别是低收入农户就业,增加农民收入,目前结对帮扶23户低边户,带动2000余户农户健康发展。二是“帮扶+人大”赋能。从事农业种植、加工及销售的人大代表主动亮身份,组建“共富联络员”队伍,常态化开展指导帮扶工作,开展“先锋代办员”行动,送原料上门,送成品回坊,将专业化、精细化、暖心化业务贯穿全流程,在产业发展及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中积极彰显代表担当。三是“网格+人大”赋能。依托人大代表入网格机制,组织人大代表网格化实地走访,全面掌握网格内村民基本情况,及时反馈给村两委,建立供需清单,打破信息壁垒。

 

 

高楼镇人大  丁皓

瑞安人大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瑞安人大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602593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