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之窗

  • 代表活动
  • 代表声音
  • 代表风采
栏目信息搜索

• 代表活动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代表之窗 > 代表活动 > 正文
瑞安市人大代表反映:山区农村保供水存在问题亟需解决
发布时间:2022-12-18     阅读次数:34197     作者:潘岱街道人大工委
0

引水用水是广大居民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需求,是维护群众根本利益和全面促进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然而对于村落分散和人口数量相对较少的山村,无法实现集中供水,多利用水库、河流、小溪、井水等实现农村饮用水供给。在这种形势下,存在三大问题亟需解决。

一是供给不稳定。蓄水池蓄水能力易受地理位置和天气因素影响,无法向集中式供水一样稳定供给。如今年受多月的干旱影响,瑞安市潘岱街道4个位于半山腰位置的经合社存在“吃水难”问题。其中梧岙经合社党支部书记林协诉反映,该经合社位于半山腰以上,林地占比大,集雨面积小,蓄水池蓄水能力薄弱。近年来平均降水量减少,植被蓄水能力下降,难以再通过打井等方式找到合适的饮用水水源。

二是运营管护难。目前蓄水池管护主体大多是村级干部兼任,缺乏专业维修养护人员。如上溪经合社党支部书记黄福祥反映,蓄水池建造在山的高处,上山下山易劳累,专业人员难聘用。因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无专人负责管理养护,某村民未经协商沟通,私自在蓄水池里养鱼放水,在干旱期间极大削弱该经合社蓄水池水量储备。

三是服务待提升。目前,山区农村保供水水质日益提升,但相比城市居民享有的水质标准和待遇仍有一定差别。如新星经合社村民周光国反映,经合社蓄水池设施老化,标准偏低,存在管网锈蚀损坏,跑冒滴漏的情况。干旱期间,纵然街道连续一个月使用消防车送水,但也只能定时用水,造成一定程度的不便。此外,据了解,集中式供水经常性检测,极大保证水质标准,而农村饮水检测强度相较而言并不大,对农村饮水安全存在一定的担忧。

为此建议:一是推进提标升级工程。通过引入财政投入、民间投入等渠道筹措资金,建设应急水源、工艺流程改造等。二是完善运行保障机制。建立维修养护基金,健全安全责任制度,加强农村管人人员的技术培训。三是稳步提升服务水平。优化制水工艺流程,让群众喝上安全水、健康水、放心水。

 

 

潘岱街道人大工委  钱宇

瑞安人大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瑞安人大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602593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