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人大要闻
  • 镇街动态
栏目信息搜索

• 镇街动态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镇街动态 > 正文
南滨街道人大代表反映当前供销社改革转型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发布时间:2022-12-20     阅读次数:4375     作者:南滨街道人大工委
0

南滨街道人大代表就目前供销社改革转型发展所面临的问题60农户开展电话调研从调研反馈情况来看,当前南滨街道供销社改革转型发展面临困难较多,需要有关部门加大支持

原因分析:一是土地流转政策支持力度不足。今年市政府专门出台文件鼓励村居开展土地流转工作,但仅涉及高速、国道等重要沿线节点,没有做到全覆盖南滨街道林垟、阁巷社区共有农田1.5万亩,享受到政策的农田仅占1/3,尤其是林垟社区农田基本不在上述沿线范围。加上村民流转意愿不强,农耕作业方式还是以“低小散”为主,与现代农业规模化,机械化的要求差距较大。二是农业基础设施有待进一步提高。阁巷粮食生产功能区成立于1995年左右,相关配套农业基础设施由于建成年限较长,部分三面光水渠已经破损无法使用,农户需要采用抽水船进行灌溉,影响农业生产效率。如阁一村农户反映,阁一村目前尚有16公里机耕路尚未硬化,以砂石路面为主,影响作业农机的正常进出。近两年,虽然市农业农村局加大了政策支持,大力开展高标农田建设和粮工区改造提升工作,但是由于历史欠账较多,基础保障仍然任重道远。三是农民组织专业化程度不高。受限于土地因素,无法引进大型龙头企业,种、产、销一体化模式推广难度大。本地农业生产还是大户为主,目前南滨约有大户124余户,存在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的情况,对新品种新技术接受能力有限,难以培育领头人。目前南滨街道约有60余个农民组织合作社,但整体呈现散兵作战态势,难以发挥抱团效应,形成产业规模。四是农业配套设施用地受到制约。南滨街道稻谷全年产量1.28万吨,目前仅有5个稻谷烘干点位,日烘干能力500吨,如何在恶劣气候下开展粮食抢收是亟待解决的难题,如何合理进行稻谷加工点位布局也是当前需要谋划的一个问题。但是受制于土地因素,尤其是三调之后,一般农田基本都被划为永农,粮食烘干能力一直无法得到提升,本地农户只能采取粮食外运加工,无形增加生产成本。此外榨菜、花椰菜是阁巷特色作物,由于无法落实仓储、保鲜等功能,农民只能靠天吃饭,价格每年起伏较大,存在菜贱伤农的风险。五是农户信贷意愿较低。由于南滨街道地少农户多,竞争激烈,导致用地成本较高,亩均租金1000-1300元。大户普遍存在资金压力。但由于农业生产存在时效性,一般为购买农资、农机等生产物资应急用,农户普遍反映当前贷款手续麻烦、审批周期长等情况,宁可向私人借贷利息高的也不愿意去银行贷款,无形中增加劳动成本。

针对当前供销社改革转型发展面临困难较多的情况,代表建议:一是加强政策扶持。有关部门根据实际情况优化更新相关政策,扩大生效范围,推动村内土地集中流转门槛,提高农业生产规模效应。二是加强用地保障。针对农户用地紧张问题,积极争取扩大有效的农业生产配套用地,同时做好规划,提升现有土地利用率。三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积极调研,了解各类农业基础设施需求度,有针对性地开展农业基础设施帮扶建设,提高农户生产效率和生产规模。

 

 

南滨街道人大工委  刘青霞

瑞安人大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瑞安人大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602593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