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周街道的老旧工业园存在容积率低、亩均效益低、生产能耗高、生产不安全、整体形象差等问题。云周街道人大工委听民声、解民意,深入基层调研,以开发存量空间为目标,对云周街道杏里工业聚集点改造出谋划策,争取支持。
一是多方合力强攻坚,“破”要素制约。坚持问计于民、问需于民。由议政代表票荐将“老旧工业园区改造”提升列为街道重点民生实事项目并连续5年在市人代会提出建议,争取到市级层面支持。街道人大工委整合城建办、住建所、村两委等多方力量,成立“老旧工业园区改造”调研组,深入调研项目建设难点,精准排摸违建情况,汇总形成问题清单,群策群力汇总解决建议。以“工业上楼”提高区块容积率,以“产居分离”优化园区布局,全力破解土地要素供给制约。
二是破立并举强推进,“拓”存量空间。街道人大工委全过程跟踪协调施工难题。各代表发挥行业优势,积极向企业宣讲当前优化营商环境的工作政策和做法,介绍工业园改造对企业未来发展空间的重要意义,并说服企业全面拆除违建厂房,引导原地块企业兼并,推动低效用地整治。靠前对接项目审批流程,实现“方案设计--精准施工--主体验收”点对点无缝衔接,为项目“开快车”提供强有力保障。其中,杏里一期从拿地到竣工压缩到18个月内,二期提早3个月完成竣工验收。
三是转型升级强动能,“促”增资扩产。积极落实温州“两个健康”e观察,将代表联络站向企业延伸。发挥代表联系企业作用,每位代表至少联系园区内2家企业,通过走访调研,聚焦企业核心诉求,形成问题建议清单。利用“助企纾困”政策优势,围绕“低小散”产业增资扩产问题,督促办事处落实落细惠企政策,推动“助企纾困”红利向发展红利转变。小微园建成后,引进了智能生产流水线、培育了10家规上企业入驻,实现年工业产值2.25亿元。
云周街道人大工委 曾翰江
瑞安人大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瑞安人大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602593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