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安市人大代表戴圣洧在高楼镇从事种茶行业20多年,深耕茶叶产业,深入研究行业发展,积极推动本地茶产业转型升级;他在履职道路上尽心尽职,广泛深入了解民情民意,坚持为茶农发声,领头带动茶农致富。
深入调研,在野生茶青上找突破。
戴圣洧调研发现,市场上红茶消费占比逐渐增多,但红茶产量在高楼乃至瑞安的茶产业占比并不高。“中档红茶的价格接近特级绿茶。”戴圣洧说,“制作红茶的茶青价格却比制作绿茶的茶青低很多。”市面上红茶的销售价格比绿茶高,但红茶对原材料茶青的要求相对低,并且红茶品质主要取决于制作工艺,而高楼茶加工厂已有一套相对成熟的制茶机器,只需聘请专业人员就可以批量生产红茶。
他还发现,高楼镇大山里有许多野生茶树,这些茶青的品质虽不如茶园规范种植的茶青,但并未经过人工栽培与加工,具有纯天然、原生态的特点,符合当前生态茶、健康茶的饮茶文化。戴圣洧表示,把野生茶青拿来制作红茶,一方面可以迎合市场需求,填补本地红茶产业空白;另一方面,可把荒废的野生茶树利用起来,增加茶农与茶企收入。
坚持发声,在转型升级上做文章。
作为市人大代表,戴圣洧积极对话市农业农村局、市供销社、市文广旅体局等有关部门,在优化种苗繁育、茶产品研发、精深加工、精品茶园打造、产品包装、品牌推广、农旅项目谋划、早茶文化节举办等方面争取政策扶持,扩大产业供给,延长产业链,积极推动茶产业转型升级。
同时,戴圣洧在市人代会上建言献策,将调研成果转为建议,提倡举办瑞安市清明早茶文化节,扶持茶农开展茶叶种植,协助茶企进行技术改革,走生态茶、健康茶、养生茶特色发展之路,坚持以茶兴农、强农、惠农,依托茶产业发展农旅产业,推进茶业绿色发展、转型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主动创新,在带动共富上下功夫。
戴圣洧积极将调研成果转为实践应用,今年他所创办的娥尖农业专业合作社把荒废的高楼高山野生清明早茶茶青利用起来,聘请龙泉红茶师傅来制作红茶。同时积极发动周边村民进山采摘野生茶青,并以每公斤140元的价格回收,增加茶农采茶期的额外收入。他毫不吝啬分享产业经验,鼓励本地茶企加入红茶制作队伍,填补本地红茶产业空白,扩大茶叶品种供给,带领本地茶企共同抢占茶叶市场,为本地茶产业发展增添新动力。
高楼镇人大 黄娜
瑞安人大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瑞安人大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602593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