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周街道人大工委创新探索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单元建设的载体与方式,聚焦代表履职、服务群众、亮点宣传、民生监督等功能,将核酸检测亭打造为民情中转站,以“小窗口”体现“大民生”,全面推进基层单元建设。
一是打造代表履职“服务站”,代表进站全覆盖。按照有效利用、合理布局、便于联系的原则,统筹打造基层单元民情中转站,实现街道3个片区全覆盖,有效打通人大代表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落实人大代表进站工作,推行代表定员、履职定点、工作定时的“三定原则”,要求每位代表每月至少一天安排站点坐值班接待选民,同时围绕“三个一号工程”重大决策部署和开展“大走访大调研大服务大解题”等主题活动,加强代表与选民、企业主之间的沟通联系,丰富代表履职方式,将人大代表联络站延伸至群众中间。
二是打造民情民意“直通站”,服务群众全天候。拓宽“线上+线下”民情民意征集渠道,在民情中转站亮出代表码和联络站码、挂出建议箱,搭建互动“直通车”,广泛收集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以及意见建议,与此同时,代表通过手机随时随地接收、回复和处理相关事项,有效实现全天候接待、零距离服务。街道人大工委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在每个民情中转站安装液晶大屏幕,推出“三个一号工程”、“e系列”场景应用等相关主题展播,全方位展示人大代表投身人大工作的亮点和成效。同时滚动播放公益宣传广告、开展惠民、便民政策宣讲,将专业政策表述转换成通俗易懂的语言,让基层群众看得懂政策、谈得出问题、提得了建议。
三是打造民生实事“监督站”,民情办理全流程。围绕“听民意、强办理、评成效”全流程,深化“征集-筛选-票决”“责任落实-过程监督-问题反映”“意见反馈-问题解决-效果评估”全链条闭环工作机制。通过民情中转站,进一步拓宽民生实事项目征集渠道,增加群众监督机制新途径,群众可随时反映民生诉求,了解民生实事项目办理进度并提出意见建议,同时相关部门及时回应群众意见,加强上下互动,群策群力为民生实事项目办理加力加压,有效推进了民生实事项目办理落实。
云周街道人大工委 曾翰江
瑞安人大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瑞安人大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602593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