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飞云街道人大工委紧盯群众急难愁盼之事,充分发挥人大代表、议政代表自身优势,凝聚企业、群众、社会组织三方力量,助力“剩余劳动力”转变“富裕新动力”,蹚宽蹚实共富之路。
一张监督清单点亮共富“星火”。飞云街道人大代表瞄准群众最关心最急需的事项精准发力,通过排摸各村(社)残障人士、低保特困户情况,厘清底数,针对性地制定一张“监督清单”。探索“人大代表+政府+社会机构+企业+群众”五方联动机制,人大代表积极对接政府相关部门,以残疾人之家为载体,主动对接企业用工需求和入托残疾人个人情况,连接打造共富工坊,为辖区内情况特殊的“剩余劳动力”创造就业机会。目前已在残疾人之家、金旺达企业、杜山头小龙虾基地等地成功打造共富工坊,现已为超过60位特殊人群创造每月至少3000元的稳定收入。
一个共富平台打通共富“路径”。依托数字平台,把助力“共富工坊”纳入代表履职重点,由当月轮值接待的人大代表通过听取群众关于“共富工坊”建设的意见建议或实地走访等方式,加强对“共富工坊”的监督考察。助力打造因地制宜的共富工坊,如残疾人共富工坊依托“托养+就业”的模式与“残疾人之家”完美嫁接,议政代表章昌恩作为合作“中转站”每周对接企业用工需求,并结合入托残疾人个人能力,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手工劳动项目;金旺达企业结合自身特点探索出“企业+共富车间”的新路径,通过定向招工吸纳特殊群体就业务工,街道人大代表和企业沟通交流后通过召开“共富座谈会”、入户走访等方式积极宣传,目前已带动12位特殊人士加入这个共富大家庭。
一项长效机制擦亮共富“底色”。建立人大代表驻点联系制度,每月固定一天派1-2位人大代表走访“共富工坊”,了解群众当前生活状况,不断更新“需求清单”,增强共同富裕的驱动力。充分发挥共富工坊富足“钱袋子”、填满“心窝子”的作用,全面拓展残疾人之家各项功能,日常在工坊提供康复服务、举办各类生活技能培训会、开展人大联络站“送”温暖等活动,不断提高残疾人生活质量,改善残疾人生活水平。
飞云街道人大工委 张睿
瑞安人大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瑞安人大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602593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