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代表从群众中来,也应回到群众中去,去了解他们的愿望和需求。”这是瑞安市第二人民医院门急诊护士长潘小梅履职一年多来最深切的感受。
自当选瑞安市第十七届人大代表以来,她迅速融入角色,始终扎根一线,以病人为中心,积极为群众健康保驾护航;做好群众的“贴心人”,立足岗位实际,为改善民生建言献策。
心系病人,争分夺秒抢回濒死病人
急诊科通常是医院里重症病人最集中、病种最多、抢救任务最重的科室。2022年9月的一个傍晚,忙碌了一天的潘小梅正准备下班,这时医院突然收治了一名被电击的年轻人。潘小梅立马跑去检查了病人的生命体征,发现他心跳、呼吸全无,情况十分危急,立马组织科室人员进行抢救。
10分钟后,病人恢复了微弱的呼吸,但心跳仍未恢复。考虑到医院现有的医疗条件,相关负责人下指令将病人转运到上级医院。潘小梅与另外三名同事负责护送,一路上,他们不敢有丝毫松懈,四人轮流为病人实施心肺复苏,同时进行其他急救操作,送到上级医院时,这名病人已恢复呼吸与心跳,接诊的上级医院医生对他们的抢救表示赞赏。事后,家属特地来到医院向急救科医务人员表示感谢。
心系群众,迎难而上诠释实干担当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后,全市护理工作者主动请缨,奔赴抗“疫”一线,潘小梅也不例外。刚生完二胎不久的她在得知医院需紧急抽调医务人员支援核酸检测时,立刻将孩子托付给父母,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了隔离点的核酸检测工作。接连十多天,潘小梅都与同事深入隔离点,为居家隔离的对象采集核酸。遇上有些不理解的老人,她们总是不厌其烦做其思想工作。启动新冠肺炎疫苗全民接种后,潘小梅又积极参与疫苗接种工作,日最高接种量达800针剂。此外,她还积极参与高速路口核酸检测,累计服务时长达380个小时。
2022年中旬起对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后,全市新冠病毒感染人数出现井喷式增长,市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也随即满负荷运转,日平均急诊量达300余人。面对巨大的接诊压力,潘小梅连续20余天工作超过10小时,带领科室全体成员轻伤不下火线,在身体可承受极限内奋力坚守、毫无怨言,共同努力保障科室的医疗工作顺利进行。她用责任书写使命担当,以实际行动深刻诠释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心系民生,忠诚履职改善就医难题
2020年,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正式投用,受到患者及家属的普遍欢迎。但受周边交通路网建设及公共交通线路调整的影响,途经市二医的公交线路仅有一条公交线路,患者到二医就诊十分不便。特别是对于南滨街道的“血透”患者只能舍近求远,前往市区医院接受治疗。
潘小梅充分发挥奋战在一线的优势,积极走访调研,调查发现这些终生需要接受“血透”治疗的患者个人身体状况及家庭经济状况较差,就医出行难的问题大大增加了患者身体负担及经济负担。因此她在市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期间领衔提出《关于要求合理规划江南片公交行驶线路的建议》,得到市政府大力支持。
在潘小梅等代表的持续跟踪下,市城乡公共交通有限公司于2022年6月优化原有103路公交线路,同时于2023年3月开通123路公交线路,填补了阁巷区域与动车站之间没有公交线路连接的空白。至此,江南片区共有3条公交线路经过市二医,极大程度上缓解了飞云周边地区“血透”患者就医难题,时常有病患和家属称赞如今的便利。
这些在潘小梅眼中平凡的日常事,却彰显了一名人大代表的为民情怀,得到了广大群众的拥护和一致好评,她真正做到了用爱守护患者,用心改善民生。
飞云街道人大工委 林宗东
瑞安人大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瑞安人大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602593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