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4日瑞安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12次主任会议通过)
瑞安市第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市政府关于城区排水管网市政设施建设管理工作情况的报告和市人大常委会调研组的调研报告。常委会组成人员认为,近年来,市政府重视城区排水管网市政设施建设管理工作,扎实推进截污纳管和污水零直排生活小区创建等排水工程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但仍存在污水收集率不高、项目设计不严谨、管网建设不够规范、后期运维不到位等问题。为此,提出如下审议意见:
一、明确职责分工,健全排水管理工作体系。强化面上统筹管理,加快出台我市排水管理办法,着力构建分工更加明确、责任更加清晰、衔接更加贯通、协同更加高效的联动治理格局。强化部门协调联动,引导各相关镇街做好雨污分流改造和管网排查整治,合力开展生活小区、工业园区、“六小行业”专项整治行动。加强排水户的排水许可审批和批后管理,强化企业污水排放监管,综合施策提升进水水质。探索在瑞祥新区先行试点,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污水源头、排水管网、处理设施等排查,明确问题清单,提出治理对策和完成整改期限。
二、加强规划引领,促进市政设施提质增效。注重专项规划编制,结合我市各断面水质污染状况、城区污水排放和治理情况、城乡经济发展状况的要求,科学编制“污水总规”“雨水总规”和城区排水专项规划、涉水相关规划以及重点建设片区控规,构建多级管控体系基准,突出整体性、系统性和严谨性。加强项目计划管理,开展全域污水零直排区成片打包整治,制定项目建设作战图,按照“谋划一批、建设一批、见效一批”的原则,精准梳理分析我市各片区排水管网市政设施的现实状况、短板缺口、建设需求、实施可行等情况,科学下达建设计划,积极运用考核指挥棒,促进项目落地见效。
三、坚持问题导向,推动工程质量提档升级。推动审查关口前移,做好排查设计的审查工作,结合问题排查、实地踏勘,有针对性的开展原因分析,并根据问题的影响程度提出相应的措施,科学优化管网布局,准确测算管道高程,合理设置口径大小,并将污水管网的规划设计纳入建设项目的重点审查事项,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切实加强项目建设管理,严把项目过程的施工质量,积极推广市政排水项目建设主要材料统一采购与供应管理工作,从源头上保障优质管材供应,同时注重施工规范,做到“管道基础要托底、管道接口要严密、沟槽回填要密实、严密性检测要保证”,提升工程建设质量。实行工程项目闭环验收,探索建设效果评估手段,引入管道内窥机器人参与验收,将管道内窥检测报告作为管道验收、养护投资的必备依据,杜绝管网“带病使用”。
四、强化要素保障,提升设施建设管理实效。加快平台建设,以排水综合管控平台为抓手,建立瑞安市智慧排水一张图,安装视频监测、雷达液位仪、流量计算等智能感知设备,实现动态监测、研判预警、高效处置。积极优化市政排水民生服务,加强信息采集、隐患排查、应急疏通等工作,打造全域污水厂网一体化运维、网格化服务、数字化管控体系。强化资金保障,多渠道筹集污水管网建设资金,城市污水主干管及截污纳管项目要尽量争取申请国家债券资金建设,城市市政道路污水管道可采用污水处理费资金建设,探索以BOT、TOT及PPP等方式保障污水治理专项经费。
瑞安人大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瑞安人大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602593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