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4日瑞安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12次主任会议通过)
瑞安市第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市政府关于2021年度全市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综合报告和市人大常委会调研组的调研报告。常委会组成人员认为,近年来,市政府及相关部门依法履职,积极采取措施,在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强化自然资源保护和高效利用等方面取得较好成效,但在国有资产管理机制、管理基础和管理水平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为此,提出如下审议意见:
一、多方施策,进一步理顺国有资产管理机制。加快推进新一轮国企整合重组,优化我市国企架构,全力支持国有企业做大做强做优。功能区国有企业要健全各项制度,突出主业主责,积极稳妥经营,提高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强化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主体责任,切实转变“重资金、轻资产”理念。完善党政机关办公用房管理机制,加强办公用房统一管理。继续深化自然资源管理职能融合,理顺部门职责边界,深化细化土地、海洋、森林、湿地、水资源资产所有权管理体系,推动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产权主体全面落实。
二、多措并举,推动国有资产管理提质增效。加大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性资产注入国有企业力度,提升国有企业主体评级,提高投融资能力。创新国有企业人才引进和留用机制,进一步优化人员配置,逐步削减闲职人员,提高运转效益和整体竞争力。做好各类国有资产的统计登记工作,加强账实核对、在建工程转固、公共基础设施和文物文化资产等各类政府资产纳入政府会计核算等,扩充国有资产家底。成立国有资产确权登记专班,大力度推进行政事业性办公用房产权证办理工作,对历史遗留问题要深入核对、分批分类、先易后难,切实予以解决。合理配置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优化土地供给结构,着力消化批而未供、供而未用土地,转变海洋资源、矿产资源等要素供给方式,开展存量挖潜,提升资源供给利用效率。
三、数字赋能,切实提高国有资产管理水平。完善国企综合管理信息平台建设,建立资产数据库和财务数据库,指导国有企业运用数字化手段提升管理效率。深度利用资产云管理系统,建立资产调剂机制,将单位低效运转、长期闲置、超标配置的资产实行统一管理、统一调配、循环利用,实现资产从“进”到“出”全生命周期管理。加强自然资源系统内各类数据分析整理,全面利用好地籍调查、地理国情监测、城市大比例尺基础测绘、数字城市、智慧城市等工作成果,加强资规与环保、住建、水利、统计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完善各类资源数据收集与管理,积极开展自然资源资产的价值化核算试点。配合做好人大国资联网监督工作,完善数据报送和业务协同机制,实现数字化平台共建共享。
四、明确职责,认真落实国有资产报告制度。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关于建立国有资产管理情况报告制度的部署要求,依法依规编报国有资产报告,全面、科学反映各类资产管理情况。进一步加大统筹协调力度,财政(国资)、资规等部门要切实把好综合报告、专项报告的质量关;审计部门要加强国有资产审计,形成国有资产审计情况专项报告,发挥好审计监督作用。有序推进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情况向社会公开,保证国有资产管理与监督工作在阳光下运行,接受群众监督。
瑞安人大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瑞安人大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602593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