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日瑞安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29次主任会议通过)
瑞安市第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市政府关于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打击治理工作情况的报告和市人大常委会调研组的调研报告。常委会组成人员认为,市政府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和省、温州市有关决策部署,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但仍存在协同联动有待进一步加强、源头防控有待进一步深化、打击治理有待进一步提效等问题和不足。为此,提出如下审议意见:
一、坚持齐抓共管,凝聚工作合力。思想上要更重视。深刻认识电信网络诈骗的巨大危害性,进一步增强做好反诈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各相关单位要对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要求,坚持问题导向,结合我市实际,全面落实打防管控各项措施。工作上要更协同。在市反诈领导小组机制框架下,充分发挥各成员单位职能作用,在宣传防范、预警劝阻、人员劝返、“两卡”管理、线索摸排等方面加强配合,在信息共享、技术协助、调查取证、打击犯罪等方面通力协作,形成一体推进、综合治理的工作格局。考核督导上要更强化。提高反诈工作在综合考核中的比重,以考核倒逼责任落实。对工作滞后、问题突出的单位要加强督导通报,对整改不力的要依法依规严肃问责。
二、坚持防范为先,强化源头治理。实施精准宣传。各相关单位要切实扛起本地区、本领域反诈宣传责任,结合行业、区域、对象特点,全方位、多层次开展反诈宣传工作,做到让各类人群“看得懂、记得住、印象深”。尤其针对在校生、老年人、财务人员等重点人群,要量身定制反诈宣传方案;针对新型诈骗手段,要及时发布典型案例,进一步提高宣传工作实效性。用好外力支持。邀请第三方专业力量,就诈骗手段、被害人心理等共同开展剖析宣传,提高群众的防范能力。强化预警劝阻。加强技术协作,提高网络诈骗信息堵截能力,做到诈骗电话打不进、诈骗网站登不上、诈骗资金汇不出。建立以公安机关为主导,覆盖乡镇(街道)、村社、网格的多层级协同预警劝阻体系,利用公安技术优势和辖区管理优势,全力压降辖区发案数。
三、坚持综合治理,筑牢安全防线。加强“两卡”排查管控。公安机关要联合通信运营商、金融机构强化对手机卡、银行卡的监管,严格新用户审核,将可疑用户查询固化到新入网、开户流程,尤其要加强对一人多卡的监管。加强个人信息保护。要强化个人信息保护宣传教育,相关单位要建立个人信息保护工作机制,严厉打击利用职务便利泄露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加强重点人员劝返。完善网格机制,压实主体责任,强化公安、乡镇(街道)、村社协同配合,织密重点群体“排查网”,精准掌握重点人员动态。针对滞留境外涉诈人员,要深入摸清其社会关系及境内外可能联系人,发动各方力量全力劝返。加强帮扶安置工作。结合回流人员自身特点,探索加强与本地企业、商会等合作,帮助其就业,顺利融入社会。尝试通过加强职业技能培训、举办专场招聘会等措施,提升我市青年就业创业能力,阻断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家族、亲属间传递链条。
四、坚持依法严打,提升打击质效。保持高压态势,深化打击效能。引导通信运营商、金融机构、互联网平台企业等加强数据分析和甄别能力,协助公安机关深挖本地犯罪窝点,形成打击合力。公安机关要加大排查力度,全方位、多角度细查犯罪线索,深入开展“断卡”行动,通过全链条纵深打击本地黑灰产及相关从业人员,不断提升打击威慑力。要健全完善公检法定期会商机制,及时研究打击治理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依法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案件实施快捕快诉快判,增强打击精准性、及时性,确保打击治理成效。全力追赃挽损,做到宽严相济。健全涉诈资金查处机制,强化资金去向研判,最大限度追赃挽损。在案件办理过程中,要准确把握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的政策适用,坚持宽严相济,做到当严则严、该宽则宽,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相统一。
瑞安人大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瑞安人大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602593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