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日瑞安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29次主任会议通过)
瑞安市第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市政府关于农业“双强”行动(科技强农、机械强农)工作情况的报告和市人大常委会调研组的调研报告。常委会组成人员认为,自2021年8月省委省政府部署农业“双强”行动以来,市政府锚定“一年大突破、三年大跨越、五年创一流”的目标,着力打造农业高质高效、农民富裕富足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县域样本,农业“双强”行动工作成效逐步显现,但对标农业现代化要求,还存在农业科技创新赋能不强、农业机械综合化水平不高、资源要素综合保障不足等问题。为此,提出如下审议意见:
一、提高认识,凝聚农业“双强”行动合力。进一步提高对实施农业“双强”行动重要性的认识,坚持把保障粮食安全放在首位,深入推进农业“双强”行动,做实做精做深农业文章,提高引领型、科技型、智慧型农业产业项目签约落地率,打造更多有瑞安辨识度的农业现代化标志性成果。农业“双强”行动工作专班要切实发挥统筹牵头作用,健全联席会议机制,强化督查服务指导。有关职能部门和各乡镇(街道)要各负其责、通力协作,合力解决农业用电用水、粮食收购服务、农资种子价格、设施农业一件事审批等方面问题,加快农业“双强”项目建设进度。
二、激发活力,深化农业科技创新驱动。进一步提升科技研发在农业“双强”行动中的功能定位,引导本土农业龙头企业不断提高研发能力。充分发挥农业高能级科创平台作用,重点围绕茶叶、蔬菜、水果、水产品等特色农产品,鼓励农业龙头企业、种养大户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深度合作,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品种和良种良法配套技术研发,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应用。健全新型“育繁推”工作体系,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提升花椰菜种业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甘蔗、马蹄笋等原种保护能力,增强种业对现代农业的引领与支撑。建立健全长效机制,进一步发挥科技特派员作用,深入精准对接农业需求。
三、精准施策,促进农业机械提质增效。积极稳妥引导土地集中连片流转,完善农田水利、道路等基础设施,加大农田宜机化改造力度。以提高主要农作物和主导产业机械化水平为重点,聚焦农业机械化短板和薄弱环节,定期梳理编制适用农机装备需求清单,推广应用丘陵山区适用的微型化、轻便化、多功能农机装备,提升农业装备应用水平。积极引导发展数字农业、智慧农业,适度打造一批示范引领基地(项目),高标准建设农业“双强”示范区。加速推动现代农事服务中心建设,提高综合服务功能和质效,打造农事服务特色品牌。健全农机安全监管工作机制,加强农机具管理。
四、加大力度,强化资源要素综合保障。加快财政涉农资金整合,增强惠农支农政策实效性、精准性,动态调整优化农机、大棚更新等补助政策。积极引导金融机构优化服务“三农”的普惠政策。落实好保障乡村振兴用地指标的有关规定,深化农业“标准地”改革,努力破解当前农业用地难题,保障乡村产业发展。健全基层农技人员队伍建设,大力实施千万农民素质提升、乡村工匠及农创客培育等工程,加大新技术、新农机等涉农实用技能培训力度,着力引育扶持一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的专业型农业人才。
瑞安人大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瑞安人大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602593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