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4日瑞安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39次主任会议通过)
瑞安市第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市卫生健康局关于接受市人大常委会工作评议的自查报告和市人大常委会第二评议调查组的调查报告。常委会组成人员认为,近年来,市卫生健康局认真履行职责,在提高医疗体系建设水平、增强硬件设施保障能力、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指标、探索医育医养结合模式等方面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但医疗资源配置仍需进一步优化、医共体建设推进仍需进一步加快、公共卫生服务仍需进一步提升、行风效能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为推进我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提出如下评议意见:
一、蓄势赋能,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要提升综合诊疗服务能力,深化我市综合医院与高水平院校、全国知名医院合作机制,提高市人民医院、中医院的诊疗服务水平;推进“智慧医疗”建设,提升诊疗水平与效果,提高县域就诊能力。要推进医共体建设,坚持效果导向,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充分发挥下沉医生的帮扶作用,提升基层分院的学科建设和管理水平,提高“双向转诊”的实际效果。要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业务用房建设,多渠道、多方法解决用房紧缺问题,探索公房划转改建、租赁等途径。新建住院部规划建设要充分考虑实际需求,避免造成新的闲置。要努力破解基层医务人员总量不足与临床医生招聘难问题,优化调整招聘方法、招聘程序,继续增加定向委培生的数量。要重视急救体系建设。以提升急救能力为核心,加强急救中心与急救站建设,特别是要突出120急救指挥中心接线员、救护车随车医务人员的配置以及培训考核工作。
二、扎实推进,优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充分利用各类新媒体,采用群众可感可及的方式宣传国家12项基本公共卫生知识和内容,提高群众知晓率与参与率,提升群众配合度与信任度,激发群众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良好公共卫生服务氛围。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人员配备,切实解决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人员紧缺问题;加大对高血压、2型糖尿病等慢性病健康管理的服务供给,规范慢病管理程序,提高老百姓的获得感。要坚持效果导向,不断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评机制,注重公共卫生服务的实际效果,客观、真实地对基本公共卫生项目服务数量、质量进行评价。要狠抓薄弱环节,补齐电子健康档案规范化建档工作短板;要注重家庭签约医生的工作实绩,发挥家庭签约医生应有作用,避免流于形式。
三、适应形势,提升服务监管质效。要强化监管执法,加强对医疗美容行业的监管,严厉打击非法医疗美容行为,进一步规范医疗服务市场;建立与生态环境部门的联合执法机制,打击医疗废物、废水违法违规处置行为;协助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加强对医疗卫生机构服务乱收费等现象的监督管理力度;督促医疗机构将“慢病药一次可开3个月药量”和“检查检验信息联网运用”等便民措施落到实处。要增强职责意识,多维度评估滨海人民医院定位,充分论证医院等级、建设规模、辐射范围等,优化医疗资源布局;要妥善解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部分住院部与七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投用问题。要强化行风纪律,加强系统行风建设,特别是医德医风建设,增强医务人员职责感与使命感,切实减少医患纠纷与负面社会舆情;持续做好重点领域、重点岗位和重点环节的廉政风险排查与防控。要强化干部锤炼。不断增强服务意识,厚植为民情怀,打造一支能够安心扎根基层、热心投身卫生健康事业、用心服务群众的卫健铁军,为瑞安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
请市卫生健康局对评议意见进行认真研究处理,将整改方案于2024年7月底前送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委,并将整改落实情况于2024年11月底前交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委征求意见后,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
瑞安市人大常委会
2024年7月12日
瑞安人大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瑞安人大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602593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