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之窗

  • 代表活动
  • 代表声音
  • 代表风采
栏目信息搜索

• 代表风采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代表之窗 > 代表风采 > 正文
代表风采丨林志寅:强农有为
发布时间:2024-08-22     阅读次数:8199     作者:马屿镇人大
0

20年深耕农村,始终践行农村“三位一体”改革,带动当地农民逐梦共同富裕,为乡村振兴作出了自己独特的贡献。他便是市人大代表、瑞安市兴民农村保险互助社理事长浙江省劳动模范——林志寅。

一、情系桑梓·助力共富

2004年,在“新农村建设”的感召下,林志寅回到家乡,担任顺泰毛芋合作社理事长。为解决毛芋滞销的问题,他于2006年顺泰投资50万元在创办了瑞安市谷歌农家乐,建立谷歌青少年体验教育基地,探索“原生态草根农家乐”的乡村旅游合作道路。谷歌农家乐运营期间,顺泰年均接待团队游客5万多人次,累计帮助农民增收5000多万元。带领全体社员,成功打造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提供就业岗位22个,累计培训农民25985人次,带出农民高级技师5名农民技师5名农民助理技师26名农民技术员88名联结生产基地6800亩,开展生产指导、统一包装、品牌推广,联结社员600户,带动农户增收5000多万元;搭建为农服务综合平台,提供创业服务,开办农资大超市、设立庄稼医院,带领广大农民科技创新共同致富;“农业的出路在农外”,组建团队打造农业新业态,深入实施农业品牌振兴行动,链接小农户针对销售难问题,打通合作社和多个企业团购,年销售额达2500多万元创成国家级众创空间—草根工社,集农业生产、供销、培训、金融、科技、孵化服务为一体吸引青年村播人才入驻通过孵化+服务形式帮助服务涉农企业127家,累计服务465个项目,帮助农业企业争取到2860多万元资金支持。培训200位乡村直播带货达人,成功让30位农村妇女在家门口就业,带动农产品销售达到2000多万元。林志寅说,乡村通过延伸农业产业链,有效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美。

“农民要专业,专业才能保证质量、赢得市场。农业技术是关键,合作才能创新致富。”在林志寅看来,农业技术合作是加快农业发展的捷径。2010年,林志寅组建了顺强蔬菜产业科技联盟,邀请专家教授,组织合作社技术骨干,深入田间地头,手把手指导、面对面交流。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林志寅发现了许多“短板”,并在实践中逐步完善。2013年,恰逢温州农村金融改革,在当地政府的引导下,林志寅创办农村资金互助会,筹集资金520.2万元,以“互助”形式解决社员贷款难题,累计为1285社员提供互助金贷款16547万元。2015年10月,林志寅作为创始创建全国首家农财险农村保险互助社,为全国农民互助保险探路提供了瑞安样本多年来,通过产业帮扶和互助保险,农保社自成立以来累计为11992人次提供保险服务,总保险金额超2.2亿元。为念好山海经,走好共富路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号召,参与到瑞安和文成“山海协作工程”,2019年林志寅在文成南田承包200多亩高山农田种植水稻,至今一直销售文成大米,文成的农民提供土地,瑞安的企业提供技术和资金,双方都能通过分成得到收益,为当地农民和村集体增收发挥了积极作用这是“山海协作”的一个典型案例,还被央视CCTV-4中文国际频道报道宣传。“中国梦,农人梦,我始终保持初心,在田间地头一如既往守正创新,只要方向对了,就不怕路远,我们将引领更多新农人去实现梦中的那片田,共创美好的未来”,林志寅如是说。此外,2018年底至今,林志寅还带领团队参与瑞安与四川省阿坝县东西部协作工程15次带领市社联会会82人次前往四川省阿坝县交流送去乡村振兴项目建设资金20万元,物资75万元,为青稞饼干研发投入15万元,提升包装设计、农村“三位一体”合作培训、特困家庭和村居结对等活动,并在阿坝注册成立分公司,提供53个农副产品收购员等劳务岗位,6年来累计为150多个困难对象增收300多万元还将高原农产品带到瑞安销售,达到1000多万元,优秀案例还被学习强国平台、中新网、新华网、四川新闻网等多次报道。在2024年6月8日,根据东西部帮扶主题编写的故事微电影《草青青·海蓝蓝》完成拍摄;剧本以林志寅带领社联会会员6年来与东西部帮扶村企结对、助困助学、助力教育、助农增收等系列事迹为蓝本,立足教育“改变现在·更要改变未来”新观念,结对帮助西部孩子上学的故事。

二、践行使命·彰显担当

身为人大代表的林志寅不断提出建设性议案和建议132件他说:温州在民营经济创造了很多“中国第一”,提出了设立温州企业家日的建议,在温州市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同意设立“温州民营企业家节”的决定;为了实现乡村振兴和群众共同富裕的梦想,切实扮演好“民意代言人”的角色。从《关于加快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建设》到《关于加强学生在校用餐供应招标管理的建议》,再到《关于农村“三位一体”合作经济综合改革立法的建议》,以及《关于科技赋能种业强市建设,助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等,每一件议案和建议都体现出他对乡村振兴和民生改善的深切关注。

随着23瑞安“两会”的召开,乡村振兴成为热议焦点。经过深入基层、广泛走访调研和积极搜集民意,林志寅在分团审议中提出了完善集镇供水机制的建议。他认为在改善山区(海岛)农村供水薄弱环节时,应遵循“能延则延、能并则并、能扩则扩”的原则,推动集镇供水的普及和优化,确保山区群众与城市居民共享优质饮用水。这一建议不仅有助于提升农村居民生活质量,更展现了对农民兄弟的深厚关怀,让城乡同步发展更加温暖人心。

谈及如何以农业为笔,书写助力乡村振兴的新篇章,林志寅指出,要充分利用平台和人才优势,深度结合温州的资源禀赋和产业特色,推动农业科技成果在瑞安的落地转化应用。他特别强调,瑞安拥有丰富的种质资源,如温郁金、瓯柑、杨梅毛芋等,保护和提升这些宝贵资源,对于推动传统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为此,他建议加快构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确保科研成果能够迅速转化为生产力,为乡村产业的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作为一名基层人大代表,林志寅认为,在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目标中,要大力培育乡村振兴方面的人才,为乡土、农业人才发展营造良好环境,提供完善的政策支持软环境、良好的人才成长硬环境,更大程度地激发人才的活力,形成近悦远来的人才环境和氛围,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与智力支持。相信,经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瑞安的承载力会日益增强,吸引力会不断提升,而人们的幸福感也将持续升高。

 

 

马屿镇人大 缪丽君

瑞安人大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瑞安人大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602593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