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30日瑞安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43次主任会议通过)
瑞安市第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市政府关于渔业发展情况的报告和市人大常委会调研组的调研报告。常委会组成人员认为,近年来,市政府及有关部门高度重视渔业发展工作,以渔业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重点,加强渔业安全生产监管,推进渔业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实现渔业增效和渔民增收,总体维持了平稳向好的发展态势,但对照人民对优质水产品和优美水域生态环境需求,还存在渔业高效发展支撑不足、渔业产业能级提升不快、渔业安全管控水平不高等问题。为此,提出如下审议意见:
一、强化系统规划,完善渔业发展保障体系。加强渔业发展的顶层设计和规划引领,及时修编渔业用地用海规划,有效拓展养殖空间。加快构建现代渔业发展政策扶持体系,重点突出涉渔涉海基础设施、远洋渔业、水产养殖、产业链提升等领域的政策倾斜,积极鼓励渔民减船转产、更新改造老旧渔船。合理调配渔业生产发展资金,加大本级渔业发展资金配套力度,确保渔业发展政策有效落地。贯彻落实《浙江省优化养殖用海管理实施方案》,加大海洋牧场建设资金、水产养殖用海、设施渔业用地等要素保障力度。强化渔业项目前期论证,简化审批流程,促进重大养殖项目有效落地与实施。完善金融保险服务体系,引导金融机构为养殖、捕捞、加工、销售、冷藏等环节提供多元化信贷产品和保险服务。加强渔业相关产业人才队伍建设,强化水产养殖技术培训与指导。
二、强化创新赋能,全面提升渔业产业能级。持续优化海洋捕捞结构,实施严格的限额捕捞管理制度,引导海洋捕捞作业方式向环境友好型转变。探索国有企业参与渔船更新建造有效途径,推进实体化、公司化管理,激励远洋渔业发展。依托省级水产健康养殖、生态养殖示范区建设,持续推广水产绿色健康养殖“五大行动”。积极谋划招引一批重大养殖项目,规范推行稻虾综合种养、条台田生态养殖模式,引导阁巷蝤蠓养殖等基地规范发展。探索养殖用海管理新模式,尝试养殖用海“三权分置”,实行海域使用权“国企摘牌+市场租赁+合作经营”等方式,推动海水养殖业规模化、规范化发展。聚力规模养殖、精深加工、冷链物流、品牌建设等关键环节,推进研发、生产、加工、流通、营销等全产业链协同发展,全力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做精做强。多元发展休闲渔业,规范捕捞型休闲渔船管理。深入挖掘北麂深海大黄鱼等品牌内涵,提升市场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
三、强化治理能力,提高渔业安全管控水平。紧抓“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契机,引导本地国有企业积极参与渔港码头建设,加快启动中心渔用码头建设及南门码头、塘头斗门浦传统渔港改造提升,完善澄头渔船避风锚地配套设施与服务功能,提速木质渔船修理厂迁建工程,提升渔业防灾减灾能力。深化渔业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完善渔船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加快北麂国家海洋牧场示范区建设,促进生态环境修复和渔业资源有效养护。加强渔业海洋智慧监管与服务平台建设,深化渔船基层管理组织规范化建设,强化渔业服务中心力量。推进水产品质量全程追溯体系建设。推进渔业管理向数字化转型,提高渔船检验、转让落户、转港审批等渔业服务便捷性。健全常态化巡查机制,完善执法装备配置,增强执法人员安全保障。加强海上安全执法协同,完善涉渔职能部门联动协作机制,提升安全生产、资源保护等工作能力和水平。
请市政府按照监督法的有关规定,认真落实以上审议意见,并将落实情况于2025年6月底前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
附件:重点跟踪监督事项
瑞安市人大常委会
2024年9月18日
附件
重点跟踪监督事项
1. 加快设施建设。加快启动中心渔用码头建设及南门码头、塘头斗门浦传统渔港改造提升,完善澄头渔船避风锚地配套设施与服务功能。
2. 优化审批服务。及时修编渔业用地用海规划;简化渔业项目审批流程;推进渔业管理数字化建设。
3. 推进水产养殖。积极谋划招引重大养殖项目;规范推广稻虾综合种养、条台田生态养殖模式;引导阁巷蝤蠓养殖等基地规范发展。
4. 强化创新赋能。探索国有企业参与渔船更新建造有效途径,推进实体化、公司化管理;探索养殖用海管理新模式,尝试养殖用海“三权分置”,实行海域使用权“国企摘牌+市场租赁+合作经营”等方式,推动海水养殖业规模化、规范化发展。
瑞安人大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瑞安人大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602593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