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30日瑞安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43次主任会议通过)
瑞安市第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市人民法院关于执行工作情况的报告和市人大常委会调研组的调研报告。常委会组成人员认为,市人民法院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紧盯“切实解决执行难”工作目标,依法履行职责,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存在工作合力有待进一步凝聚、执行规范有待进一步完善、工作方式有待进一步改进、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等问题。为此,提出如下审议意见:
一、坚持综合治理,凝聚工作合力。深化外部协同。谋细协作单位范围,谋实协作事项清单,深入推进执行“一件事”改革,完善综合治理执行难工作大格局。通过召开公检法联席会议等方式,就案件移送范围、证据材料要求、刑罚适用标准等问题达成统一认识,凝聚联合打击拒执犯罪的强大合力。同时,在从严惩治基础上,兼顾法理情,做到分层分类处理,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相统一。加强内部衔接。通过定期召开立审执协调会、员额法官联席会议等方式,深入剖析、协商立审执衔接配合中存在的问题,打破立案、审判、执行信息壁垒,将执行要素分解到各个环节,协同推进执行工作,从源头减少“执行不能”案件。强化考核督导。建立健全执行联动考核机制,争取将执行联动纳入社会综合治理考核体系,加强协同被执行人线索查询、财产查证等重点领域监管,定期通报不予协助单位,推动解决“联而不动、动而不畅”问题。
二、严格依法履职,提升执行质效。加强执行规范化建设。规范执行立案工作,科学对待考核指标,严格立案程序,对符合法律规定条件的,不得以任何借口、变通方式不予立案、拖延立案。规范执行款管理,通过明确管理流程和责任、要求填写银行备注信息等方式加强对执行款的监督检查,确保执行款来源去向清晰,提升执行款管理水平。规范案卷管理,严格归档标准和材料要求,确保案卷的完整性、规范性和可溯性。加大财产查控力度。进一步联合公安、金融、不动产、公积金等部门,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完善网络查控系统,扩大查控范围,实现对各类财产的查控全覆盖。探索推行委托律师调查、悬赏举报等方式,拓宽财产查询渠道。加大对股权、债权、基金份额、知识产权等财产性权益查控。加强终本案件管理。完善终本案件实质性退出机制,确保做到“已穷尽财产调查措施”。严格规范恢复执行工作,对申请执行人提供的线索要及时调查核实、提前评估,避免错过恢复执行时机。
三、优化工作方式,维护司法公信。深推执行公开。以保障当事人知情权、监督权为出发点,通过建立执行节点短信公开平台等方式,将案件立案、财产处置等关键节点进展情况及时向当事人、诉讼代理人等相关人员告知,切实保障当事人知情权,提升当事人对执行工作的信任度。规范自由裁量。通过制定自由裁量基准、开展执行案卷评查、加强日常监督管理、强化监督问责机制等方式,有效制约自由裁量权。加大宣传力度。加强对拒执犯罪、虚假诉讼、失信惩戒的宣传,增强群众守法意识,形成震慑效应。加强对“执行不能”的宣传,引导群众厘清司法界限,理性认识执行工作,增强其自觉承担交易风险和法律风险的意识。
四、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履职能力。强化执行力量。进一步深化对执行工作重要性的认识,配齐配强执行人员。探索推行人民陪执员工作制度,壮大执行力量。加强对执行人员的培养和工作保障,提升干警对执行工作的归属感、认同感。强化业务培训。通过岗位练兵、专业培训、先进典型示范引领等方式,鼓励执行人员钻研业务,提升执行案件办理专业化水平。强化廉政教育。定期梳理法院系统内部违法违纪案例,分类排查相关风险点,引导干警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切实做到清正廉洁、依法用权,守住法治“底线”。
请市人民法院按照监督法的有关规定,认真落实以上审议意见,并将落实情况于2025年10月底前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
瑞安市人大常委会
2024年9月18日
瑞安人大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瑞安人大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6025936号-2